Avatar

远行的风筝

@wangjingfeng

ERIC的博客。大学英语系学生,男。Twitter、微信:w457137120 --------- ©2012-2017 ---------
Avatar

大学校园文化怪象

“校园”一词本身可以给人以极佳的联想:单纯、无忧、阳光,学生结伴而行,校园书声朗朗。就连很多电影也眷顾留恋于此,以此为卖点,借着这个美好的意象来进行极具商业性的宣传。人们所关注的表面现象始终遮蔽了真实的情况。从学生方面到教学方面,百孔千疮,问题亟待解决。

高校常常举办学风建设,讲校园文化建设。而真正将这些建设弄出成效来的学校却不多,更多的情况则是学校党委办公室下达一个命令,架设几块展板,开展几场会议,当作完成了指标,应付差事罢了。高中生所畅想的大学校园生活或许是自由的,开放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享受丰富的异乡生活。可实际恰恰相反,他们步入大学会发现,大学总有填写不完的表格,无意义的会议,没完没了的社团活动,无穷无尽的扫码领饮料,接踵而至的聚餐。这些都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这与其说是社交,倒还不如说是无用的社交,低质量的社交。大学的确是一个社会,与初中高中不同,但其中的所谓社交已经远远超过人的基本需求,流于形式,意义全无。

读书无用论这一观点也流行于大学校园。总有一群学生对其专业课程和论文心不在焉,却整天在学生会和团学联开会搬凳子,寻思着怎么把电脑的配置弄得更高,想着今晚的聚餐又可以认识多少”大佬“,兼职、创业的时候有多少关系可以攀附。每逢双十一就想脱离单身,在宿舍阳台鬼哭狼嚎。还有一些人为了自身种种好处,把挣表现,勾心斗角的习气带入了大学校园,活生生污染了大学校园生活。

有的为了入党发展,讨好支部书记与辅导员,还有的为了奖学金想方设法增加评分,把同学关系弄得乌烟瘴气,利己之心昭然若揭。殊不知入党发展也好,评定奖学金也好,并不能代表其能力与优秀的品格,更不能说明其大学的生活有多么斑斓多姿。入党并不代表出类拔萃,百里挑一,评到了奖学金也不能说明学科综合素养很高,可能只是平时每次按时交作业,座位靠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罢了。大学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环境,大学也需要自由的言论、行为环境,但这种自由环境恰恰放大了人的私利,让每个人都争取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上,这些处世的基本品格在未成年时期如有欠缺,本应该是大学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弥补给学生的,可总有人会说成年人本应该懂得这些,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学校不管这些事。

大学里贫富悬殊。虽然有贫富差距,但内需旺盛,难道只靠父母给的那点生活费和学校那几千元的奖学金就足够吗?大学生的确是高消费人群,需求力量强劲、旺盛,他们喜欢苹果产品,喜欢吃西餐和日料,喜欢旅游,喜欢电子游戏,喜欢化妆品,喜欢耐克和阿迪达斯,喜欢一切时尚的东西。当消费理性的思想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为了购买这些事物,除了花费家里的钱,这部分人会选择网络分期贷款,找男朋友索要,欺骗家里需要缴纳各种费用,甚至以职务之便骗取班费和社团的财务,更有在外寻找社会人员包养的现象存在。震惊全国的“裸条事件”就是给这种现象敲破了一道口子。每个人都有虚荣的需求,但这类人无论真实经济实力如何,无论家境如何,都要与周围的人在物质条件上一比高下,在身后背负沉重的负担,这着实让人无奈。

与此同时,在教学方面也存在怪现象,有的教学从业者不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崇高的工作,而是当成发财的工具,把大学当成了混工资,享清福的地方。可想而知其教学质量差到哪般。可以说,这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已经差到不发生教学事故这一底线了:上课读PPT,照本宣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学混时间,自己坐在讲台玩手机,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却完全不关心,上完课就离开学校享受自己的生活,学生在课后如有困难总是难觅其踪迹,其学术精神与优秀的教师更是判若云泥。学校的行政体制方面漏洞百出,对教师的评价与职称评定中,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无关紧要的,但在期刊上发表了多少文章则是举足轻重的,在行政体制运行过程中总是追求结果,苛求量化的指标,而忽略导致结果的无可量化的过程,这也造成了一些教师以结果为导向,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

这绝不是所谓“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而是行政体制设计与教学目的偏差所导致。理想的大学校园应该是有着思想碰撞,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恋爱自由的地方,是少了市侩习气,官僚习气的地方,管理越封闭越好,思想越自由越好。尽管高校有约炮现象,艾滋病现象,诈骗现象,但是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能以学业教学为重,我们仍可说校园风清气正。 校园文化无非是一种“本心”,学校不能失其本心,正道乃摆正本心。

Avatar

隐形的人

我已经感受到了初夏的味道:空气中弥漫着芳草的清香,河水的潮热和荷尔蒙的萌动,夏虫的幼崽在草丛中争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一家人可以去公园游玩,一群友人可以去登山远足,一对恋人可以手牵手在校园漫步。但在这个美好的季节,还有一群隐形的人,隔离于这个世界之外,似乎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联系,也没人曾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而隐形人并不是看不见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根本无法将他们认出来。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其本身是隐形的,如果习惯了这种状态,恐怕他们一辈子也愿意成为这种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喜欢自言自语,早上起床穿衣服时会与自己交流,该如何选择这一天的打扮。他们晚上回到家,也会站在窗前边思考,边与自己交流着;就连打开冰箱选择晚餐吃什么,也会与自己交流一下。甚至,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或在客厅踱步,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自我对白。他们还会自己寻找所谓的快乐:看综艺节目,看段子与笑话,看心灵鸡汤等等。有时,他们看完之后会心一笑,却马上又感觉若有所失;他们会一遍遍地打开聊天软件,试着查看一下自己最新的信息,试着查看一下联系人的动态,但好像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会试着与家人,朋友发信息,打电话,但对方不知怎么地寥寥几句就想结束聊天,但如果对方主动联系他们,他们会立即回复对方的消息,丝毫不会犹豫。他们会一个人买电影票,坐地铁,还说独处是自己最为享受的时光。陪伴他们的恐怕只有书籍和音乐,他们会在下午闲暇时间里,看一本书打发时间,看到书中一个有趣的词或者段落,就去网上查一下出处,或者查一下有没有网友和自己“英雄所见略同”;他们喜欢时政,喜欢文学,喜欢艺术,喜欢语言,喜欢天文地理,他们会看很多书,会懂很多东西,他们的脑子里好像满是思想,经常将家里的墙当作听众,故弄玄虚,自言自语讲着自己的知识与理论;另一方面,在坐地铁,坐公交,走在街上的时候,他们会戴上音质一流的耳机,打开手机的音乐软件,从古典、电子、华语流行到印度舞曲,轻轻地摇晃着脑袋,无所不听,他们还认为生活本应如此美好。他们还会在公园里,看到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聊天,打趣,吃饭,小憩,发自内心地祝福他们能一辈子都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他们会在校园里看到许多牵手的恋人,羡慕他们在青春年华能够享受那么美好的爱情,也发自内心地祝福他们能白头偕老,一辈子这么简简单单地生活在一起。可有时夜晚就寝,他们会突然发现,生活本不应该是如此,会焦虑,会失眠,会恸哭,但最后还是归于宁静,习惯于此。

有人说,这是一种孤独,但我觉得不是,起码这群隐形人觉得自己不是。他们认为自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对他人的要求从来很低,对自己的要求却很高,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任务,自己应该为他人奉献,但他人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则无关紧要。他们还认为这是一种宿命,自己可能还不够优秀,不配拥有亲情,友情与爱情,他们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尽管目前看不到结果,但一直为此而奋斗着,从未放弃。他们有时也在诘问自己,为什么自己是一个隐形的人,而别人不是,但是这个可能永远无解。他们最后认为,就像出生,有的人出生就是一个错误,有的人出生就是多余的,有的人出生就备受宠爱,条件优越。可这种感觉的来由何在?可能是他们长期处于这种身份,在逐渐认同、适应的过程中,没来由地产生了这种观点。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一定有这样一群隐形的人,而且不少。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如果可以适应这种状态,那么就做到一种“归顺”,将这样的生活延续下去;如果对此无法适应,请一定要鼓起勇气,声嘶力竭地呼喊,让周围人听到,让自己显形,过上另一种生活,好好享受这个美好的季节。

Avatar

不如面对面交流

我们常说现在的交流方式越来越便捷了,以至于不用见面就可以和对方建立起所谓的关系。而不得不指出的是,现代交流工具有其优点,但也可能正在给人与人之间建立起藩篱,破坏人的关系。如果离开了这种工具,交流就变得淡薄,无味,网上热火朝天,见面却悄无声息。我们倒不如回到看似最原始的面对面交流,因为那样你可以获得一个信息完整的人,而不是局限于言语。

就拿微信聊天来说,这种聊天方式大受欢迎,原因当然是方便与快捷。当然,其实还有许多隐含的因素促使着我们更愿意使用微信交流。如这种聊天方式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对方问你:你今天下午去哪了? 在微信聊天中,隔着屏幕,那么作答的一方就可以花上一些时间来思考如何回答对方。我们应该怎样作答呢?首先我们会考虑,对方和我是什么关系,接下来分析我今天下午做的事能不能告诉对方,接踵而至的就是告诉对方了以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而这一切复杂的信息处理与分析,在面对面交流时,头脑很难在瞬息之间完成。但在微信聊天的环境下,我们可以花上一分钟的时间考虑如何作答,而且不会引起丝毫的尴尬。与此同时,微信这种沟通方式也使我们可以运用语言的艺术,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我说:女生就是要追追星嘛,这也是一种追求。对方答道:当你女朋友太好了,竟然支持追星。那么在这个语境中,由于对方的句子产生了歧义,所以对方的作答至少有两种解读,第一个就是,如果有人是你的女朋友,那就太幸福了。第二个即我现在是你的女朋友,真是太好了。那么接收方看到这样的句子,很有可能就会产生两种含义,体会到两种别样的味道,亦更令人捉摸不透对方的心。那么这种表达效果,在面对面的环境中是难以做到的。这也是透过微信聊天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感觉的原因。

但这些优点看似是优点,很多时候,稍不留神,就会转换成缺点。网络聊天最大的不足就是不能见到对方,仅仅凭文字,凭“表情包”,凭发来的语音,你是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此时此刻的态度的,就算能够判断,多半要费很多脑力。这点对异地恋的情侣们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比如,你问对方:在吗? 对方没有立即回复你。根据经验,以往对方都会迅速回复你,但这次将近一个小时也没有回复你,十分罕见。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会猜测对方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是否已经看到,是不是我哪里又得罪对方了。就算对方在回答你的时候,使用了一些“短小精悍”的短语,如“嗯”、“对”、“没有”、“在玩”、“等会出去了”等等,此类语体风格的反复无常都可能让你起疑心,这简直是一件绞尽脑汁也可能得不出结果的事,真是百般折磨。除此之外,人际关系也可能因为某些聊天软件的功能而受到影响,如”已读不回“,由于不能见到对方,你无法猜测对方不回复的原因,你会感到垂头丧气,而变得怏怏不乐。再如朋友圈中,你发了一张自拍照片,并配上了诗情画意的句子,且希望获得别人的评论与点赞,但是某个人恰恰避开了你,给上下的人点了赞,你会作何感想呢?你会想,是不是他选择了屏蔽我的朋友圈,或者我又怎么了,他对我这个态度。但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言,信息量太少,材料太少,我们无法每次都判断准确,所以总是心怀疑虑,揣摩不定。那么面对面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为什么我们要提倡面对面的交流?因为面对面时,你对对方的精神面貌,衣着打扮,语言风格,眼神交流,肢体语言,态度举止,甚至于发出了什么样的笑声,都会有一个全方位的评估,这个评估对你了解一个人,与一个人增进感情十分重要。在信息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态度。交流不囿于语言,更是一种评估与综合判断的机制。如果一直使用网络聊天工具,那么这无疑就人为剥夺了自身的评估机制,网络聊天涉及的语言交流只是广义“交流”的一部分罢了。如果你们刚认识,网上聊天或许行得通,但时间长了,对增强了解是收效甚微的,倒不如把对方约出来,面对面地交流。

面对面交流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卓有成效的沟通方式。如果一个人只敢在网上聊天,而怯于面对面,那么其交流能力显然已经受到了损坏。无论是心动,高兴,失望,还是仍然保持疑心,这都是面对面沟通所带来的最准确、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最为难忘和刻骨铭心的感受。所以,从今往后别猜测对方隔着屏幕在干什么了,大胆约对方出来吧。

Avatar

弱者

一个社会有强者,也有弱者,这不一定是阶级导致的,而是由年龄、身体状况、财产多寡等因素导致的。人会动恻隐之心,社会能够调动丰富的资源去帮助弱者,法律和政策也会一定程度上偏向弱者,这是一种正义,也是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他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平等地享受到各种权利,各种服务。但如果所谓“弱者”钻了法律的空子,钻了人性的空子,怎么办?

如果说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些内容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影响,我想就是保护未满18岁公民的各项权利,以及对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定罪的阐述: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这部法律于1991年颁布,之后全国人大修改过数次。总之,这部法律的精神在于,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是很大的,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现在出现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就是未成年人,特别是不满16岁的人犯了很严重的罪行,如强奸、杀人、运送毒品等,似乎也能逃脱法律的惩罚,且律师、政府、法庭都束手无策。其中不乏有钻法律空子的人,觉得我现在的年龄犯了法根本无所谓,所以可以为所欲为。这种事件发生过不止一次,如在学校将人打死,杀父母等,就连我家旁边的一所声誉很差的初中多年前都曾发生过在河边将人打死的事件。每次出现这种事,舆论总是一边倒地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然成为纵容未成年犯罪的恶法。现实也的确是这样,这部法律已经到了急需修正的地步。我们都会认为,未成年人犯了错,是家长的失责,是社会的失责。但我们也知道,如果是几岁的儿童,没有达到相当程度的认知水平之前,没有是非观,会犯一些错误,但不至于触犯法律。而十几岁的青少年,起码就大脑的生理发育来讲,智力已经接近顶峰,发育已经近乎完善,不会再有大的改变,和成人没有太大的区别。此时是非观理应建立起来,就算不完善,但此阶段的大脑思维并不会太简单,会出现一定的修正机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犯了弥天大罪,你还能说“他只是个孩子,什么也不懂”吗?学校和家庭教育都是劝人向善的,只是质量有好有差,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人生轨迹,固然不能将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学校和家庭,相当一部分是犯罪者自身的原因。有些人明知这件事是在触犯法律,会出人命,却总觉得无所谓,不去修正自己的行为,故意为之,难道这也是家庭和学校的错?现在的孩子难道真的像从前的孩子那样,一如既往地天真,什么都不懂?18岁和16岁这个界限,是赋予满足条件的公民以权利和义务,其中就包括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对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惩处并不能以这个年龄界限为绝对的执行标准,不能将这个年龄界限、“弱者”身份视为变相的“免死金牌”。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最起码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下调这个年龄界限,如果这部法律变相的包庇了犯法的未成年人,那么就是对整个社会正义和法制环境的破坏。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是“祖国的花朵”,一旦出现罂粟花就应该斩草除根。

未成年人是弱者,老年人当然也是弱者。当有些老年人“倚老卖老”时,他们还算弱者吗?就拿我们经常讨论的让座问题来进行分析。这个问题不太涉及法律,倒是更多地涉及了道德问题。我们常说“尊老爱幼”,地铁和公交车上的广播也会说“请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但有些老年人却巧妙抓住了人性的漏洞。我们可以看见早高峰时,有些老年人提着菜篮子,布袋子,以平时达不到的速度冲向车门,用胳膊用力挤旁边的人,不停插队,试图更早上车,挤不上去还会骂骂咧咧,有时会责备那些动作慢,不让路的人。最后好不容易上了车,多半没有座位,就会站在一个年轻人坐的座位旁边,用眼神暗示,用咳嗽暗示,有时干脆旁敲侧击地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不知尊老爱幼了”,意图让对方丢脸,达到让座的目的。年轻人领会了老年人的意思,站起来让座,老年人也许会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也许一句感谢也不会说。而这种行为用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词来说,是“道德绑架”。让座的确值得提倡,但并不是一种义务。年轻人让座给老年人,是一种好意,是一种善良,而不让座也是年轻人的权利,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这中间并不存在什么法律和道德的义务,“尊老”和“爱幼”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我们不能因此来对某个不让座的人表达谴责。但恰恰有些老年人仰仗自己的年龄,和所谓“资历”,来对年轻人指手画脚,居高临下。没有家庭关系,就没有这种所谓的“义务”。我们给予老年人的尊敬只是因为这是一种道德上的无差别的尊敬,对任何人都一样,与年龄和资历无关。除此情况之外,在家庭中,有些老人也对成年、成家子女的各个方面横加干涉。翻看衣柜,询问存款,干涉工作,帮找对象等等。尊重是相互的,绝不是单方面的。这些事情长辈当然可以过问,但不可帮忙决策。如果连这个底线都突破了,那么所谓“年纪大了”、“长辈说话晚辈听着”之类的理论就站不住脚,因为原则始终应该遵守。

还有一类人也是弱者——行人。就算是法律,也在偏袒他们。相关法律对交通秩序的观点是,行人拥有绝对优先的“路权”。为什么是这样,很简单:人是肉做的,车是铁做的。但行人也钻了法律的空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行人乱闯红灯,在道路中间行走,翻越护栏;很多电动车、三轮车在路上逆行,用遮阳伞遮挡住大部分视线,甚至连后视镜也没有;很多行人眼看斑马线的绿灯变成了红灯,仍然慢悠悠地穿越马路;亦有很多行人边穿马路边打电话,却从来不左右观察;更有甚者翻越高架、高速路隔离带。而这一切都要求机动车驾驶员仔细的观察,敏锐的反应,以应对这种复杂的路况,避免撞击。撞到了乱穿马路的行人,就算免去了刑事责任,但总还是要赔点钱的。而有些行人、骑电动车的人就钻了这个空子,认为撞上去没事,反正是开车的赔钱;装模作样躺在车子前面,企图讹钱。这里有一点被大家忽视了,即规则也应该被相互遵守,就算是弱者,也不能无视和破坏规则。如果只是单方面地要求汽车司机遵守规则,那么这显然不是一个公正的法律。所以,谁破坏了规则,谁就应该负责,和“强弱”无关。行人享有“路权”的同时,也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不能把所有交通事故的责任归咎于汽车司机。我想这是法律和社会应该实现的一点。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仍然要改善法律和道德观点。填补法律的漏洞、扭转道德的偏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才能为弱者带来真正的帮助,为社会带来真正的正义。

               载于微信公众号“路人春秋”

Avatar

留学不等于镀金

前段时间各大卫视播出的《小别离》带来了收视狂潮。这部作品之所以如此地受欢迎,得益于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是因为这是一部少有的直面中国社会问题的电视剧。三个家庭、三种环境、同时亦处于三种不同的社会阶层 。在许多方面这三种家庭似乎难以达成共识,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获得了意见统一,即“留学”。

留学这一说法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家喻户晓了。中国变得越来越开放,允许人们出国走一走看一看,一批又一批公派、自费留学生被送往了各个国家接受教育,特别是西方教育。但在文革时期,有国外经历的人是必须要加以防范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而现在看来好像是一种必备的人生经历。中国一直以来就是留学生输出大国,在学术繁荣、教育资源雄厚的国家总能看到中国学生的影子,从初中生到研究生、博士,比比皆是。

我们首先要清楚中国人为什么都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接受教育,原因之一就是逃离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教育在方方面面的竞争都很激烈,从大城市的幼儿园片区录取的政策要求父母有一定水平的学历、人生经历,到本科生、研究生面临的较大就业压力,中国的社会现状正在逼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这个国家,到国外寻找较为优越和宽松的环境。可现实是,从留学的准备工作与流程,到选择学校,再到办理签证等相关手续、学校就读,适应环境也同样是有巨大竞争压力、十分耗时的工作,代价并不比在国内上学要小。日本、美国的高中,大学通常有着严谨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说并不是有钱就能上,留学生同样要通过考试分数和面试情况来说明问题。有的学生在国内就要通过语言关,英语相关考试就有雅思,托福,小托福,德语相关的就有德福,日语相关的就有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日本语能力考试,这些考试特别是对于成绩不太好,各方面能力平庸的学生来说尤为困难,家长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报补习班。有些学生在目的国要上预科班,同样也可能会耽误时间,如果仍然有问题,则需要回国上补习班。所以如果想走留学这条路来使自己不那么累就大错特错了,动机不纯只能让自己吃亏。所以出国留学必须要带来更高的外语水平、学术水平、学历水平,和更宽广的视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或根本没有想过做到这一点,倒还不如不要折腾,按照国内的教育路线一路考下来,结果可能更好,代价更小。

原因之二也许就是大环境。人家孩子都在上补习班,就你家孩子不上,你不着急?同样,同事、邻居的孩子都打算出国,你的孩子却要老老实实高考,你也不着急吗?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也是从众的动物。我们总想和其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来获得安全感。小到填写一张的表格,我们通常会看看旁边的人是怎么填的,和他们填一样的就对了;大到教育问题,朋友家的孩子周末的课排得满满当当,你的孩子当然也不能把整个周末玩过去吧,就算家长可能并不清楚课程到底讲了什么,孩子到底学到多少知识。正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这种“安全感”心理。同样,社会的风气也愈发浮躁,各个中学也许是战略调整,想走个“国际化名校”路线,或者干脆就是为了敛财,专门开几个“中英班”、“国际班”之类的班级,或开设教育部根本不承认的野鸡教育机构,以降低录取分数为前提来吸引学生报考就读,而真正成功出国的人并不占多数。各类留学中介,国际英语培训中心也在满街发传单,在网络搜索引擎的网页上占据首要位置散布广告,诱导点击。凡此种种给你一种感觉,留学的经历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有钱就能把孩子送出去,其他的事情中介机构都会全权负责。但问题是,是否出国留学,走哪条路线都是十分个人化的事情。事关重大,恰恰是绝对不能跟风、从众的。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通常缺乏深思熟虑和基本常识,草率地交了钱把孩子送了出去,以为出国了档次绝对就不一样了。但事实是出国留学早已形成气候,出国人数也逐年攀升,那么留学的优势是否仍然存在也是一个大问题。时间花费了,钱也花费了,可到头来很有可能是学业无成。非但没有镀金,恐怕还更加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原因之三就是教育重于金钱。《小别离》中一个家庭是工薪阶层,一个是中产阶级,还有一个是企业家的富裕家庭,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氛围,但当今的中国也不得不用这种视角来给社会人群分层,显示出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纵向流动与固化。这些家庭虽然起点不同,但都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工薪阶层的家庭每月的薪水相对较少,劳动辛苦,但为了孩子教育,不惜卖房卖车、每月从牙缝里省出钱把孩子送出去;而中产阶级面对的压力并不比工薪阶层的要少,虽然他们是国家经济最大的动力之一,是生产力最为强劲的群体之一,但同样有焦虑。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压力、城市生活成本带来的压力、空气质量带来的威胁、财产安全的担忧,国家政治气氛和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把这一阶层的人弄得焦头烂额,似乎没有过上一天的悠闲日子。俨然“中产阶级”成为了“压力”、“不安”、“焦虑”的代词。这一群体往往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对待孩子的教育也十分上心。出国留学带来的如此高昂的费用,也使他们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可他们仍然愿意顶住压力把孩子送出去。而“土豪式”家庭不差钱,也愿意把孩子送出去。这些“土豪”就包括商人、企业家、高官、明星,以及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既得利益者”。在孩子的前途面前,金钱就如同粪土;有这个经济实力把孩子送出去无可厚非。这个观点本来无可挑剔,但对教育的投资是一个资金回笼周期长,风险高的“经济活动”,要进行必要的“风控”措施。所以如何确保这些钱不打水漂,才是人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不要让自己出的钱堵死了前途,更不要让其为将来埋下危机。

出国与不出国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无论哪条路,归根到底还是要获得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如果留学能给你带来在国内不曾拥有的经历,能拿到含金量高的文凭和各类证书,能练就一口地道的外语,这条路就走对了。而如果把出国留学仅仅当做一个逃离中国教育体制的工具,一次旅游的机会,一个发朋友圈炫耀的事情,那么时间和金钱都会被彻底浪费。留学是一次深造的机会,如果把握得好,镀金是必然的,但绝不可把两者等同起来。正确认识“留学”这一高风险事物,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选择,也许就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载于微信公众号“路人春秋”

Avatar

我和你大概是同龄人从首页上看到你的博客我想问这都是你自己写的吗?想和你交流一下看到了给个回复如何这也是缘分吧。我最喜欢的书是红楼梦你呢?

Avatar

实在抱歉这么久才回复你,我没看到。。。。  博客上的文章都是我原创的,我比较喜欢思考,想把自己思考的东西写下来。我也很喜欢《红楼梦》,当然中国和西方的书籍我都爱看,我们今后也可以多交流交流呀。

Avatar

同性恋之争

在我们谈婚论嫁,扯家长里短的时候,很难相信还有一群人似乎生活在地表之下,不曾进入我们的生活,也不被允许进入我们的生活。他们看似异类,但却历史悠久,从中国古代的“以剑断袖而起”的故事、《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到古希腊、雅典城邦历史,比比皆是。他们就是同性恋者。

我们对同性恋的认知还很不充分,不到位,也没有广泛接触。但最近这个话题被争论得越来越凶,就算是法制健全、同性恋合法的美国也存在激烈争论,如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同性恋酒吧发生的枪击案,这个案件虽然涉及到宗教、政治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是始终无法规避同性恋这一问题,这也为美国的人权纪录抹了黑。那么究竟什么是同性恋呢?我们知道同性恋无非就是男男相爱,女女相爱,以同性为对象建立起伴侣关系,但这一点就足以激起惊涛骇浪般的争论。很多人认为结婚就是带来一个稳定的家庭,生儿育女,给父母和自己的人生以圆满;基督教徒认为,《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的设定是一男一女,上帝不允许同性恋;伊斯兰教教徒也认为,同性恋是应该被处死的,因为它违背了教义和道德。而据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的估测,中国大陆十五岁至六十岁的同性恋人数约为三千万。亦有资料显示无论什么地区,什么种族,都自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同性恋者。可现实是,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婚姻法》没有明令禁止同性婚姻,但同性婚姻是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民政局的电脑系统也无法录入同性伴侣关系。这就导致了中国同性恋群体一个尴尬的境地,不得不选择“形婚”。虽然这种结合能够给父母和社会一个交代,避免歧视、隐藏自己的性取向,但也多是一种无奈之举。但这种尴尬境地终究会使婚姻双方两败俱伤,幸福更无从谈起。所以在这种复杂背景下,除了认清同性恋人数、认清同性恋群体所受待遇,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一社会问题。

为什么同性恋会受到歧视呢?可能因为对这种人伦关系人们事先没有概念,也忤逆传统习俗与做法,毕竟人对陌生事物总怀有一种敌意。其实这种观点不靠谱。人是已知的会不以繁殖为目的而进行性行为的物种,所以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认知本身就是偏颇的。再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同性恋是后天产生的,是思想扭曲、腐化的产物,再加上近年来大学里的同性恋群体现状、大学生中男男性传播艾滋病的问题时常见诸报端,似乎以前的大学生搞政治,现在的大学生搞同性恋了。但学术出版物《中国同性恋人权保障研究》一书援引众多西方学者的观点,明确指出同性恋倾向可能取决于人体的激素,和家庭生长环境,同时大脑对性的认知是在胎儿时期形成的,可能伴其终身,并且也提到,数据显示异性恋群体罹患艾滋病的比例仍然比同性恋群体要高。那么天生的事物人能如何反对呢?但即使抛开这些问题不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多同性恋者甚至都无法接受自己的性取向,交往活动处于私下,但事实上如果一个人都不能获得自己的认可,也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自己的人格不受自己尊重,也很难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同性恋遭受歧视的原因之一恐怕还得归咎于同性恋者本身。歧视同性恋者无论在自然规律上、传统习俗上、法律法规上都站不住脚,当然消除歧视仍需要一个过程,歧视要由社会这个熔炉来慢慢化解,直到大多数人坦然接受这一事物为止。

怎样消除歧视呢?就中国大陆而言,对于同性恋的宣传和讨论似乎还止于互联网平台,如微博和论坛,同性交友大多数也在线上进行,如微信和淡蓝网,类似于一种网络次文化;我们也可以看到网上有大量的反歧视的帖子,与“恐同者”争论不休,可是在生活中我们鲜有听说这一类话题,亦不太愿意和朋友、家人谈论这些。想搞游行,备案获得公安部门批准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这就导致在中国,性少数的平权运动缺乏群众基础,进而导致人大立法的重重障碍,也导致中国的文化审查机构、如网信办、广电总局和中宣部对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措辞强硬。这显然不利于消除歧视。另一方面,同样在互联网上,对同性恋的宣传似乎也步入歧途,正在帮倒忙。同性恋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微博名人力挺,联合国、美国驻华大使馆等境外机构站台,知名媒体科普,这些都是不错的方式。但问题是,支持同性恋的群体和反对同性恋的群体都想要把思想强加于对方。在关于同性恋微博的跟帖中,总有对骂和争执。反同性恋者说“恶心”、“违背自然规律”,而挺同性恋者又回复“某些直男不要感觉太好”、“你妈是怎么生出你这种没文化的杂种”之类的言论。显然这样只能激化双方矛盾,而没有为同性恋树立一种正常、正确、积极的形象。如果这种偏激言论、侮辱性言论都能奏效,那么我们也可以为恋童癖、人兽交进行辩护。一个敏感、充满争议的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讨论这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在得出真理之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都是很正常的,但起码要做到基本的尊重。但如果不用事实说话,用理性来发声,怎样才能消除歧视、得出正确结论呢?所以消除歧视要通过正面宣传,理性辩论,要面对它而不是逃避它,同时中国也要放弃所谓“不支持、不反对”的零态度,正面回应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往往是一元的,但社会是多元的,所以让社会去讨论这个问题,达成共识才是消解歧视的根本之道。

同性恋之争,争来争去无非就是争的少数人群的权益。诚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其对待少数群体的态度,如同性恋者、不同肤色者、少数民族的人及文化、老年人、残疾人、持不同政见者,甚至于动物。现在提倡“普世价值观”,而人人平等,生而自由,不被迫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爱自己想爱的人不正是基本人权吗?不正是人权的普世价值之所在吗?

              载于微信公众号“路人春秋”

Avatar

发表于5月15日凌晨

(这篇文章模仿一名学生的口吻写作而成,以表达我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的观点。其中描述均来自公开的新闻报道)

现在已经是星期天了,外面下雨,街道上汽车驶过发出雨水的淅沥声,午夜的冷风拍打着书房的百叶窗,写完这篇就去睡觉了。

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全市数一数二,我也很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在外人眼里,这里就是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上的学校,车接车送是常事。可最近发生的事,不知道让这些外人是否应该继续去羡慕这所学校。

从去年年底,在学校新址就有很多同学出现了不良反应,男生女生都有,有的同学头晕请假回家,有的得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学校也曾停课。总所周知,学校附近以前建了两个厂,也不知道是什么厂,反正现在土壤被污染,地下水被污染,空气被污染,什么都被污染了。我坐在教室上着彭老师的化学课,心想彭老师是否知道金属汞、铅、镉这些化学元素究竟有多毒?

现在学校及其环境问题成为舆论的风口浪尖,与其说新校区的选址不当,还不如说是之前环评没做好。我在怀疑环评、项目审批、监察的那帮人是不是都是临时工?猪脑子来这里看一看都知道学校是绝对不能建在这的。可是这种事还是发生了。

而媒体一再指责我们学校怎样怎样,可你们为什么不去指责政府和监管部门?媒体对这个新闻的关注度再高那又怎样?事实上你们无法改变这个现状,该封杀的封杀,该屏蔽的屏蔽,该删帖的删帖,宣传部门让你召回记者你就得召回记者。我知道你们的新闻报道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会烟消云散,中国媒体的断头新闻还少吗?有几家媒体能够发表深度报道呢?

我们都知道,干环评这行的无非都是为了赚钱。如果要求太高,客户就会流失,所以只好放宽评测要求。但这样做无非是在赌博,以环境和祖国花朵的身体作为赌注,搞得好没出问题没被曝光,家长和我们学生就当不知道;但一旦搞不好被曝光,它造成的是政府、教育部门公信力的下降和身体健康遭到威胁的双重的代价。如果没有被曝光,这其中不为人知的问题还存在多少呢,我是否可以怀疑学校存在未批先建呢?

谁来担责?在一个公民社会,出现这种重大环境问题,媒体会跟进报道,政府会启动问责,组成专项组调查,非政府组织会集结社会力量监督、普及环保知识,甚至抗议,公民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搞不好相关官员还会因此掉乌纱帽。可在中国,曾经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涉案官员装模作样地降职,之后又再次升职,这种情况我们已经麻木,不想多说。那么,这次是谁来担责?我不知道哪个官员应该负责,但这次政府肯定负主要的责任。我们要用法律维权,法律不是摆设,法律是我们抗争的武器,是挡箭牌。如果现在不行动,下一个受害的又会是谁?我看到一些家长抗议,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继续在这里读书,把升学看得比健康还重要,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为全国的污染抗议,兼济天下。

换一个角度说,我们学校,我们这些学生是幸运的,被曝光了,受到了关注。但我相信还有千千万万个问题隐藏在社会的阴暗面中没有被曝光。算了,这届人民给政府添太多麻烦了。

睡觉。

Avatar

道德理想国

中国的思想领域从来都是矛盾的:既崇尚文理,惟有读书高,又焚书坑儒,百般践踏读书人。从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到近现代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国人在企图建立一个“道德理想国”的道路上,无一不伴随着一个核心思想——反智主义。

一个成熟、文明的社会必然是对知识倍加尊重和珍惜的,然而,反智主义的毒瘤仍然有蔓延趋势。显然,这种社会思潮在中国的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都有自己的立足地。具体来说,这种怀疑、反对知识的反智主义体现在如下场合:政治环境、舆论环境、社会环境、民粹盛行的“民主”环境。

在专制政治环境的方面,中国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尤为复杂。这是因为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思想和意识形态及其产生的诱因都非常混乱 ,且具有多样性:从古代的法家、道家、墨家思想,近代的大清帝国皇权崩塌后,军阀割据、各种思潮涌动的混乱局面,到现代新中国的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纷繁复杂。如在清朝覆灭之后,在很长的战乱岁月中,军人成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同时,知识分子又将各种思想介绍到中国。但在那个年代,我们可以从鲁迅、郁达夫、巴金、沈从文等作家的部分作品中得知,知识分子还是不受待见的,总是以穷酸的“小知识分子”的身份猥琐地活着,描写知识分子的文学作品并不常见。而五、六十年代反右运动的“不怕教授”和“知识越多越反动”口号和文化大革命的号召将反智主义思潮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许多知识分子被扣上政治帽子,学术研究被硬生生弄成了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发动群众形成民粹主义,围攻知识分子,以所谓“劳动人民”的思想改造知识分子,又以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来轻视、甚至贬低人文学科。由此可见,对知识的不尊重给中国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披着政治正确的外衣干着践踏知识的事情。劳动并不一定能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劳动也分有用和无用,而真正使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则是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有真才实学的人。

在舆论环境方面,尤其是网络舆论方面,中国社会的反智现象尤为凸显。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和论坛中有很多所谓公知,靠着还算不错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一知半解的政治理论知识在网上大量发帖,点评时政,但其言论往往是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鹦鹉学舌罢了,巧妙地将读者的思考范畴限定在其偏激、虚伪的框框里,满足读者的短时欲望,且往往能博得不假思索的网民的称赞。再如前不久发生的无效疫苗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表声明,中国出现问题的疫苗摄入人体后不会中毒,仅是没有效果,且仍然敦促中国政府依法查处涉案人员。但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网民仍然坚称“中国政府的公关都到世卫组织去了”“没有毒的话让专家来打一针”之类的观点,且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大肆转载,措辞醒目、强烈,想要引起更多轰动。可见有些网友宁愿相信微信公众号也不愿相信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允许评论中有异己的言论。这种反智、不信权威,不容异己的现象在中国互联网出现过不止一次,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天津大爆炸,到问题疫苗事件皆有发生。一方面这是因为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导致谣言满天飞,也是因为部分网友并不具备独立思辨、甄别信息、广泛查阅资讯的能力,人云亦云,缺乏主见。

社会环境亦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这个社会靠的是技术和人脉;你那么喜欢读书,最后还不是和我考上了同一所大学?这种反智主义的观点很顽固,但丝毫站不住脚:读书习得的是一种好的思维方式,而所谓“社会实践”给予的更多的是一种直觉和经验,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凭直觉和经验办事,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终究会出现严重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促成一个人的成功,缺一不可,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上的成功,相当多的成功人士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当然经过大量实践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思维方式,但比直接从书本汲取要费力得多。另外一个现象存在于中国的股民群体中:很多人喜欢购买一些股市内幕、秘籍、分析、高手速成之类的营销书籍,可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研读经济学理论,资本市场运作规律这种基础知识。真正的社会精英总是对这种基础知识储备很充足。以这些理论作为奠基,才不至于高屋建瓴。

民主社会的民粹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反智的。这一点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尤为明显。从台湾的太阳花学运、民进党竞选活动到香港的占中,反智主义的身影始终徘徊。台湾的民粹主义是其最好的体现:台湾民主的不成熟在于台湾社会已经出现民意强加于政府决策的趋势,即多数人的暴政,台湾地区的民主政治仍然没有找到精英政治和民主决策之间的平衡点。试问如果一个人生了病,他是应该听他朋友的话,还是应该听医生的话呢?另外一个是香港和台湾都出现了一种现象:逢中必反。在香港,一些市民和网民对中国大陆几近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只要读到大陆相关的新闻,不管正负面,就会挖空心思去批评,去抹黑。在台湾,只要有人发言倾向大陆的立场,就立马会被批评,甚至被辱骂。这种思维方式本不应该出现在号称民主、自由的港台社会,但事实上反智主义在人们的思维上建立了一堵无法逾越的墙。

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会因为科技的瓶颈而停滞不前,也不会因为视野的局限而停滞不前,但会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而却步。人们总幻想能够进入一种国度,在那,自己的观点和道德都是真理,但道德理想国终究会覆灭,勿做无谓的尝试。

              载于微信公众号“路人春秋”

Avatar

历史的车轮在隆隆地前进

历史似乎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发展,或快或慢,有时快得让人跟不上步伐,有时慢得让人毫无察觉。前不久为期一个星期的围棋人机大战,全球瞩目,又将历史的车轮往前挪了一格。

毋庸置疑,这次人机大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轰动,数以亿计的人在网络上观看了比赛直播,这是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人工智能。由谷歌Deep Mind团队开发的计算机围棋程序Alphago和人类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在韩国首尔对战,终局四比一,Alphago以先进的算法和超强的计算能力拿下了比赛。这个结局足以让世人震惊,在震惊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究竟发展到了何等程度?人类为何要研发人工智能?

人类始终不渝地喜欢将物赋予很多人的属性。比如,在修辞手法上我们有“拟人”一说,在动画片中我们喜欢把可爱的小动物装扮成人的模样;我们也总爱在一处迤逦的景致抒发一下内心的感悟,把落红,春泥,秋水和依依的杨柳赋予丰富的情感。我们还致力于让机器拥有人类的智慧。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图灵机理论到现今,人工智能始终是计算机科学家不变的话题,也是最能唤起人们对未来智能生活憧憬的话题。人工智能面临诸多难题,而很多问题也越来越显而易见、找到了解决方法。那就是要让机器模拟、拥有人类的思维方式,硬件配置上要跟上要求之外,还要有先进的算法。而目前看来,算法上的难题也在一个一个被人们突破:人脸、指纹识别,语音识别,听歌识曲,机器翻译等这些技术在目前的电子设备上已经唾手可得。而这次人机大战号称攻破了人类最后一个智力壁垒——围棋,似乎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向强人工智能发展了。但问题是,计算机擅长的领域莫过于计算、逻辑、数据搜索这些策略性问题,而对于非策略性,非计算性的问题,计算机的程序代码就算可以模拟,也是无论如何不能真正实现的,如情感,诗歌,为人处世,对艺术的鉴赏,写作等。

若要问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我们只能遗憾地说,真正的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且至始至终都只会是人类的附庸和工具,为人类造福,所有发明亦是如此,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未来的可以利用引力波的飞行器和人工智能等发明都只能被人类利用,概莫能外,遑论“占领地球”一说。若要问为何研发人工智能,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人类智慧的成果,无论围棋比赛的输赢,都是人类的胜利,人工智能潜力无限,更应该大力发展才是。

这次的人机大战无疑会成为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也有幸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感受到了历史车轮的转动。正因为此,历史才会燃料充足地朝着前方行进。相信在未来的某一片刻,人类一定会看见历史的车轮在2016年所留下的印记。

Avatar

山都,雾都,麻都

朝天门和解放碑的钟声在清晨敲响,袅袅地回响于这片地脉深厚的土地。在钟声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人,多少船,多少山,多少涛涛的嘉陵江水在书写、参与着重庆的历史。

这个位于川东地区的直辖市被群山环绕着, 多山的地形决定着这座城市注定没有太多可利用的平坦土地,而看似动弹不得,实则生龙活虎,血气方刚。我在清晨乘坐轨道交通一号线环视这座城市,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结构彻底地异于其他城市:高楼林立且错落有致、重峦叠嶂,在高地不平的山地上建立起来的摩天大楼已然难分伯仲;而富有设计师灵感的摩天大楼和沧桑的居民楼共处一地,交相辉映,新旧之间的强烈对照不仅像年轮一般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更融合了时尚与历史,个性十足。而有山的地方必定是有故事的地方,我从解放碑步行到洪崖洞,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重庆的交通还包括电梯。洪崖洞这个依山崖而建的城中城要求游人自上而下地游玩,别有洞天。下了一层,以为到底了,其实还有更多楼层,小商店和餐馆都在狭窄的走廊里操着忍俊不禁的重庆话叫卖,做生意,楼上楼下此起彼伏。在脚下的看似无穷无尽的楼层中弥漫着一种雄厚的市井文化,然而和武汉这种城市不同的是,多山的城市格局决定了重庆的一切都是立体的。文化是立体的,这个城市总是让人必须上上下下;交通是立体的,连接两岸的长江索道不知彰显了多少人心中的重庆记忆,产生了多少缠绵悱恻的故事;人也是立体的,重庆女性的美貌也不失为又一大看点。

有山就起雾,重庆位于河谷地区,日照不足,薄雾弥漫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重庆人在雾中生活,在雾中创造出文化。拂晓时分,黄色的出租车和清洁车就在高楼的缝隙中穿梭,在城市的山地中缓缓爬行;路边的面摊端出小面和炸酱面,市民就在逼仄的人行横道上,或坐或站地品尝着,俨然没有其他都市的一派紧张繁忙景象。另一边,朝天门码头货船的“纤夫”们也在清晨的江雾中工作,装配货物,启动轮船,准备迎来一天的繁忙生活,他们嘴里肆意叫喊着,货物在甲板上放得哐哐作响。仿佛他们是这座空廓的大都市里的弄潮儿。山的这边尽是汽笛和人群的杂声,山那边的江上是争先恐后的船鸣,在雾中这边一唱,那边一和。雾创造出了城市的一种沉稳,含蓄的个性,又给重庆人以一种随性、奔放、耿直的性格。一张一合在重庆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雾就起潮,重庆人去潮就得用麻和辣。这两个字不仅融入到重庆人的生活,个性当中,更融入到重庆的日常饮食中。小面麻,杂酱面麻,朝天门火锅是又麻又辣,花椒辣椒可劲儿地放。就火锅而言,来趟重庆吃了一顿火锅才算是不虚此行。按重庆话讲,火锅那真是“不摆了”,即太好吃了。鸳鸯火锅烧开后,毛血旺,牛肚,魔芋、涮羊肉和各种配菜下锅,干柴烈火般的香辣味就潮起来了,舌头上的味蕾已经望眼欲穿。吃了第一口瞬时就感觉头皮发麻,“掀屋顶”般的爽快,第二口则已经“火冒三丈”般的泌出细汗,接下来则一口接一口地吃,吃得嘴皮发麻。吃重庆火锅是享受,更是一种战斗 ,是一种让人分泌荷尔蒙和多巴胺的美妙的事情。重庆火锅的一“麻”一“辣”,无一不衬托着重庆人的性格,麻辣始终流淌在重庆的血脉中。重庆极具张力的山城风景让人又醉、又麻,而重庆的美女也让每一个小伙子的心又火、又辣。

像重庆这样祖祖辈辈保持着鲜明个性的中国城市已然是越来越少了。当其他地方的人为各种琐事而焦头烂额的时候,重庆人一直保持着平常、悠然的心,世事无常,不如一碗小面,一顿火锅来得爽快。惟愿这座让人感动至深的历史名城不失本色,响着解放碑的钟声,起着江上的薄雾,飘着火锅的油香,且继续着这样的生活,书写着这样的历史。

Avatar

当我们不再仰望星空

我们儿时睡在阁楼的木板床上,推开天窗,望着舒朗的夏夜的天空,银河繁星点点,时而璀璨夺目,时而影影绰绰。我们会思忖,漫天繁星无数,可能这颗星球上有个人同样在仰望星空,可能那颗星球什么也没有,孤独地行进着。想着想着,不着痕迹地滑入梦乡了。可时过境迁,星空依旧繁华,人心早已荒凉得寸草不生。

读了、看了《小王子》,眼泪早已干涸。小王子在撒哈拉沙漠上对飞行员讲述了来地球之前去的六个星球的故事。在每个星球上遇到的人和事都一一映射出了现实社会的特征。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装羊的箱子和狐狸。

“箱子”这幅画是飞行员在几次绘画失败后唯一让小王子满意的图画。但让人悲凉的是,成年人可能连一个箱子也想象不出来。在我们的世界,一切似乎都被规定好了,不能违背。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出门挤地铁,抵达学校、公司,再按照时间表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完成一天的任务,放学、下班回家,吃饭,加班、玩手机,洗澡,睡觉。甚少出现例外,这也导致我们的思维方式日益僵化;我们会认为,一加一一定等于二,两点之间直线一定最短,零一定是一个数字,杯子一定是用来装水的。这种思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程序化的、线性的生活甚少出现意外。但我不知道失去了画笔来填图生活的人还有多少想象力,还有多少天真,还有多少温度,还有多少幸福。可能世事无常,我们所要的就是这种可以带来安全感的生活;迫于生存的压力,我们也无暇去天马行空地想这想那。但至少我们要知道,我们有权利这么做,也应该坚持这么做,当遭遇生活的不公,遭遇感情的悱恻,我们才不会痛苦至斯。

再说狐狸,狐狸与小王子之间产生了最纯真、最简单、最幸福的爱。即互相信任,互相吸引。在我们的世界,这一点简直是奢望。我们总爱回味着青梅竹马的点点滴滴,总爱叹息时光易逝,青春不再,总想回到所谓“匆匆那年”。可玷污爱情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自己。钱是维持关系的金锁,也是打破关系的铁锤。两个人可以因为钱而眉来眼去,可以因为钱而在一起,可以因为钱而上床,可以因为钱而结婚生子。同样地,一旦这个主心骨不见了,关系就灰飞烟灭。两颗心之间有钱作为中介,那么所谓爱情也只能是一个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进行着等价交换。充满物质的铜臭味的爱情绝不是真正的爱情。狐狸与小王子的感情,莫过于每天按时见面,一起说话,一起乘凉,一起凝望夜空这样简单。真正的感情同样是等价交换,其中介就是信任。回归到最原始的吸引、冲动、欣赏、信任,依靠,就是回到了最纯真的感情。

《小王子》不是童话,而是揭露了成年人内心的荒芜。牵着手,仰望亘古永恒的星空,做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在地上看着小王子,小王子可能在看着箱子里的小羊,这就叫幸福。而当我们不再仰望星空,我们心中的小王子就会乘着气球离我们而去。但别这样,因为世界很冷,星空中的小王子却很暖。

Avatar

权力与人性

前天晚上看了一部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有偿聘请在校大学生进入一个模拟的监狱环境,有犯人也有狱卒。人们本以为这项为期两个星期的实验冗长乏味,没想到最后实验只维持六天就叫停。此项臭名昭著的实验对心理学界,社会,和人们的思想冲击都是不可小觑的。

这项实验,这部电影起码推导出了一个结论:人性与权力本恶。

相信每个观众观看这部电影时愤怒和胆怯是始终萦绕于心的。从开始实验,每个人都以为拿钱走人,闹着玩,到后来的入戏,对狱卒权力的折服,对狱卒无理行为的反抗,对睡眠剥夺的恐惧,到最后的内部局势失控,参与者精神崩溃,实验被叫停,这种原始的愤怒恐怕来源于心的最底层,对以强欺弱的愤怒,对邪恶压倒正义的愤怒;而胆怯也来自于心底,对权力无力反抗的胆怯,对强者压倒性攻势的胆怯,对自己不得不做出无原则妥协的胆怯。而人性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当人们处于弱者时,就会本能地和环境适应,以获得一种安全感,做出妥协来让权力对自己好一点,而当人们处于权力拥有者的位置时,哪怕没有经济利益,滥用手中的权力来欺压、虐待他人也可以满足心中邪恶的欲望。人性中有很多恶的成分,有自私,有贪婪,有兽欲,有恃强凌弱。

权力也是一种恶,在权力所触及的范围内,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如果不加以约束,权力本身可以带来灾难。在监狱的实验中,这一点已经被很好地证明,在其他地方,也不断地被证明。如北朝鲜的独裁者大权在握,没有对权力约束的机构和体制,这就导致独裁者为了世袭政治的延续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顶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残酷压迫人民,使用强有力的公开处决方法和秘密警察来严控社会的稳定,朝鲜的人权灾难不断曝光。再如学校的校园暴力,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肌肉力量、文化知识和更高的个头。由于缺乏合理的教育(教育也是一种约束)和学校的约束,这也形成了潜在的权力滥用,低年级学生为了不受尊严和皮肉之苦,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这做那。又如,中、大学军训中,一些素质低下的教官靠着手中训练学生的权力,体罚学生,如果学生提出抗议,体罚就会加重。权力是需要被外部管的,班主任被教务处管,学校被教育局管,在朝党被在野党管,以至很多宪政民主体制的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当完备的权力监督体制,公民不得干涉政府,政府也不得干涉公民,政府有权颁布政策,公民也有权推翻政策。这种机制的目的不外乎是遏止权力的恶。当权力不再受到监管,暴力,贪腐就会接踵而至。权力这一本质无法改变,我们就需要从自身改变来监督和限制权力的滥用。

当权力和人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监督就变得必不可少。如果现实环境变得没有监督,权力与人性中的恶就会被不断放大,中伤每一个懒得去监督的人。

Avatar

老小孩

昨夜梦见一光怪陆离的梦境:交通干道上有数名小孩在弹玻璃珠,其中一名小孩将珠子弹进了人行道边的下水道,而另外几名大几岁的小孩“同仇敌忾”,怒斥那名小孩,随后大打出手。那名被打的小孩孤苦伶仃地站在马路边拭泪。但我突然发现,他们竟然是几名成年人,是老小孩,是“童姥”!

为鬼魅所惊悚,心惊胆战,我却在这时空错乱的境地里意识到,成年人的心智水平也不过区区“黄发垂髫”罢了。

要问我是文斗好还是武斗好,我会说当然是文斗好,文斗会化解矛盾,而武斗会激化矛盾。人是一种不善于解决矛盾的物种。从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氏族社会,矛盾就因私有财产的出现、因剩余产品的出现而出现了。这就使得人类进不到了奴隶社会,至此,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就出现了权力争夺和各种政治问题,进而产生更多矛盾。矛盾之不可调和者就极易引发冲突,导致暗杀、导致权力斗争,甚至动乱,导致战争。但人类一次次的武力搏斗所产生的矛盾也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变。那么人类为什么喜欢这种矛盾,因为稳坐统治阶级就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益,意味着财富和享乐。但矛盾的解决是一针镇定剂,使人头脑恢复理智与聪慧,但总会损伤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也正如在街上的小孩和历史上的战争疯子,不善于化解矛盾。从呱呱坠地到行将就木,我们在解决矛盾时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语言武器和肢体武器,以一种强势的镇压态势试图击败对手,这种原始方式一来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二来是最直接、最立竿见影的方式。但这到头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事实就是这么绝对。就算使对方匿迹、灭亡,千千万万个相似的“对方”又会矗立起来,精神是垮不了的。就拿开头的事情来说,殴打那名小孩,随后家长就会来找麻烦,老师也会找麻烦,麻烦多了又互不让步,又大打出手。政治也是如此,一个政权搞个人崇拜,搞腐败,搞独裁与专制,和人民站在对立面,侵犯公民权益,那么广大人民和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就会积重难返,因为个人自由方面、经济方面和生活方面被钳制和压榨,阶级矛盾就会升级,不可谈判,不可调解,于是就爆发罢工、游行、抗议的浪潮,进而演变成暴力革命,内战。而当一个新政权就位后,历史的车轮又如此循环往复。看来,仅有矛盾的升级并无法带来进步,解决了问题才有进步。

当拳头挥向别人时,邪恶的种子就开始萌发了;当屠刀砍向人民时,革命的气旋就即将过境。可以说,武力就如热核武器,是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主张解决任何问题一定首先要讨论,要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商量。武力,于你于我都是使我们无法解决问题的桎梏。

我打了你一下,你就一定要还我一下?除非生得贱,这是一定要换的。但以何种方式还击对方,而又让对方不再打你,心服口服,就是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小时候为了弹珠而打架,老之将至岂不为墓地而战?

Avatar

品咂不透的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从柳永的慢词长调中可以品咂出他心内的失意和苦闷。而古往今来,秋景绝对经常是各路各色文人骚客文墨的主基调。秋不似春季那样单一的万物生长和蠢蠢欲动。秋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繁杂思绪。

先谈气温,就中国南方地区而言,夏季和秋季的分水岭莫过于一场场秋雨。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此得到验证。秋雨的雨滴比春雨要来得更加宝贵。它前来驱散酷夏所积攒的多余热量,洗刷人间万物,将蕴热排散到空中,让自然消解。这对于刚刚挨过炙烤天气的生灵来说无疑是一次美滋滋的休憩。伸出躯干,吐出燥气,让自己在习习秋风中降个温,也张大毛孔,让凉意毫无保留地钻进来,浸泡每一个浮躁难耐的脾脏和细胞。秋天的寒意也让那些无时无刻不捂严实的、生怕着凉的人们解开一个衣服扣子,暗暗地贪一刻的凉。可以说,秋天比春天更加温柔。在酷暑被一场场秋雨淋了个趔趄之后,秋天带来的感觉就似一个怀春少女,美美痒痒地拨弄着你的发丝。

再谈景色。说起秋天,人们的刻板印象就会凸显在脑海中:风起江水泛、气象萧森和那无语东流的河水。但秋天的光景是再斑斓多彩不过的。被洁净清凉的雨水冲洗过之后,略冷的微风中蕴藏着暗送秋波的桂花清香。洁净的空气更显通透,你可以瞭望到江对面的山峦,顶上白云氤氲,如白纱巾般轻挂其上,山抹微云。午夜,当万家不再有灯火之时,蛐蛐和其他昆虫也不像夏季那样肆无忌惮地、呕哑嘲哳地狂鸣了,而是那种轻音乐般、床头私语般、催眠曲般地鸣叫,润物无声,让你不知不觉在衾枕中滑入动人心弦的秋梦中。而人更是为秋情所动。妙龄女子的秀发与霓裳随风轻浮,好似玄关背后的深闺。同时,甘甜的秋风贯穿你的身体,让你沉淀下来,又让你多情起来。正是心为景动,心为风动,心也为人动。

解读秋色恐怕是极为困难的。秋天如此捉摸不透,以至许多人为秋季多愁善感起来,而这正是秋季的魅力所在。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否认,此等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You are using an unsupported browser and things might not work as intended. Please make sure you're using the latest version of Chrome, Firefox, Safari, or 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