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爱庐夜雨

@jihuiruqi / jihuiruqi.tumblr.com

宅系熊猫,希望从工作第一天开始过上退休生活
Avatar

如何打倒Jessie J五年重制版

因为特别喜欢李克勤郎朗版的《我不会唱歌》,就回头去看《我是歌手》第四季赛程,李克勤苟了全程结果总决赛是第五,甚至输给了黄致列。咱就是说东亚歌坛排个名李克勤肯定能进前50,黄能进前300就不错了吧?!纳闷中一看李克勤选的歌简直就是要吐血了……拿第一的两期是《遥远的她》和《我不会唱歌》,且不提后者郎朗大上分,前者这个歌,谷村新司的曲子,永恒爱情的遗憾的词,张学友top5歌曲,就不可能输。然后别的歌他选的都是些啥:《可惜不是你》《丑八怪》《友情岁月》《谢谢你的爱》《当我知道你们相爱》……反正就是一些很清淡平凡的ktv老歌部分还很口水(还选了我们华晨宇的《微光》,微光是挺好但是绝对不是华晨宇最好的几首)……整体音乐形象就是个沧桑老中年ktv达人,但是其实要丰富深邃地太多了!

又一次想起两个事,一是杨宗纬和萧敬腾2007年在《超级星光大道》上面pk,杨宗纬唱了个轻松愉快的小品歌《靠岸》(俺就只听过杨唱过),萧敬腾唱的是《背叛》,结果杨宗纬输得彻底。评委王治平说:就算你没有忘词,你选的歌本身就会弱一些。《背叛》这个歌本身就很容易让萧敬腾投入,你就算在《靠岸》里面再投入感情,它也是有限度的。

另一个事情是郭德纲老师说艺术很难评高下,你说《报菜名》我说《买布头》,凭啥一个就比另一个好呢?

我觉得艺术的表演水平确实是很难评判高下,但是有的作品确实更好发挥水平一些,是更好的情感和技巧的载体。口水歌和传世名作之间确实有差距,在歌唱比赛中选择适合自己也适合观众和表演的歌曲,扬长避短,是一门要好好钻研的学问。当然排完名后,啥歌能让人在手机里反复听又是另一个评价体系……比如说徐佳莹的《修炼爱情》只排了第6名,但是挡不住我听了一遍一遍又一遍……

已经拖了五六七八年还没有写完的《如何打倒jessie j》(就是分析什么样的歌才能够撼动jessi j的第一名,结果还没有写呢答案出来了,是华晨宇的《齐天》)里,我分析说如果要战胜绝对技术的王者,必须要从非技术领域出发。对于场下的观众而言,最好的切入口就是他们的共同记忆,这是Jessie J作为外国人和台下的观众没有的。可以用特别的旋律作为引子,可以用只有中国人能get的词作为抓手……所以《齐天》会赢,如果换韩磊老师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或者李健唱《父亲写的散文诗》也会赢(《父亲写的散文诗》输给了《卷珠帘》,但是《卷珠帘》我觉得是无法打败jessi j的)。你在那儿小情小爱,我这儿民族叙事国仇家恨儒家记忆,那必然赢啊。

Avatar

快乐生活三十二年之从小到大吃过的苦

最近的生活因为无法正常进食、一直非常疲惫而丧失了常规的幸福感,对于一个乐观派的快乐小狗而言可谓是极其悲伤。这几天和爸爸妈妈视频,爸妈也很同意这段时间是我迄今为止的人生最悲苦的时段。我仔细分析,为什么我妈也遭遇了类似甚至比我更严重的痛苦,但却好像没啥事一样?我感觉这是因为我爸妈、公婆这一代人都是实打实苦日子过来的,忍耐能力确实比我强(我妈说她吐完了后,转头就再买一碗龙须面吃——这种花自己钱享受的幸福感确实是她18岁之前难以想象的,可能就此压抑了痛苦)。转念一想,难道我就没有吃过苦吗?仔细回忆一番,还真没有。但是为了能够忆苦思甜,同时也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我决定还是乐中寻苦,回忆一番自己从小到大的“苦”。

苦这个字,如果要给出具体的定义,我感觉大概包括了辛苦、痛苦。辛苦来自于肉体的疲惫,痛苦来自于精神或者肉体的痛楚。如果只选这三种苦,那么第一种肉体的疲惫,我经历地是最少的我不需要进行繁重的

体力劳动,在家里做家务也都是比较轻松的活计。虽然小时候假期都在村里待着,要跟着舅舅舅妈去地里“干活”,但还是以玩耍居多。例如,我有印象中自己摘花椒的最高记录只有一斤三两(其中小表姐可能还支援了一两把),还是有一天大舅说要不要和姐姐比赛下摘花椒,才定下心思去摘……至于什么摘芝麻、摘南瓜、摘豆角,都纯粹是玩,不添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体力方面,硬要说吃苦也就只有一次,初一暑假的“特训营”。

应该是华商报上面发的广告,叫中学生成长动力特训营,口号是“七天改变孩子一生”。我妈看到了广告后,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没敢问)把我送了进去。我本来虽然调皮捣蛋,但自诩优秀学生,一进特训营就震惊了——好一个群魔乱舞的不良少年大聚会!这时候才后知后觉其实这个是不良少年改造营。特训营一共是七天六晚,内容包括:1晚上的百里夜行军,2天野外生存训练,2天野战模拟训练和2天素质拓展训练(我都忘了许多,还好有华商报2005年的新闻记录)。组织者是西安交大的韩建通,竟然是哲学系搞成功学的副教授。不良少年们齐聚在兴庆宫公园(也就是交大对面)旁边的一个酒店的会议室,听韩教授激情昂扬地讲了一小时后,开始根据系统分配组队。每个队选队长,自己起队名、编队歌、画队旗。我们队叫剑鱼队(源自本人,因为看《小哥白尼》,说剑鱼游泳速度特别快,可惜画那面黄色的旗子时我完全忘记了剑鱼有几个鳍,画得像个嘴巴很长的带鱼),队歌是“剑鱼队呀么吼嘿,向前冲呀么吼嘿,打得其他队伍淅沥沥沥哗啦啦啦剑鱼队呀么吼嘿”。今天查了很久才发现是《军民大生产》,而且我们还漏唱了一句。当然快20年后,一个高中师妹意外发现自己的男朋友(负责宿舍关灯所以绰号叫拉灯)当年和我一个队,并通过这首歌对上暗号,是另一个故事了。

队伍组织好,每个队上台表演完队歌后,大家就浩浩荡荡地从兴庆宫公园出发了。目的地是26.5公里(今天新鲜查询测量,地图说要走六个半小时)外的陆军学院(好家伙发现陆军学院就在中轴线上,沿着长安南路一直走就到了,难怪小时后走那么久也没人迷路,那会儿导航都没有呢)。大约9点或者9点半出发,一开始还一队一队走,走着走着就男生女生扎堆儿,各自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男生唱《孤单北半球》,女生唱《宁夏》,那一晚上我最少学会了20首流行歌!当时我们这个营好像是第二批,除了一个我同个小学的男生刚五年级毕业(或者刚六年级毕业,记不清楚),绰号“小老鼠”外,就我年纪最小。队里的季宁姐姐(似乎初三,好伤心啊,我已经忘记了她的长相、学校,人人网时代似乎留过言但是没有回应,对我真地很好)非常照顾我,拉着我的手一起走。刚开始的几个小时,大家热火朝天,喜气洋洋,都是半大小伙子小女生,血气方刚,战斗力巨强。但过了1点(我那会儿可能连手表都没有,更别提手机了,时间都是估算)后,又困又累。我和季宁姐相互扶持,到了凌晨三四点的样子似乎走散了。此时大家唉声叹气,队伍稀稀拉拉,我在最后面拖延着,但陆军学院的影子还是看不到!天蒙蒙亮,我觉得自己脚都快麻了,又冷又累又困,腿也酸地不成样子,就要忍不住掉眼泪……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可能特训营确实有这个兜底机制,总之一辆疑似五菱宏光的面包车把我和小老鼠提溜起来,我俩就这样坐着面包车到了陆军学院门口——然后下车,继续往宿舍走……去宿舍之前好像还领了馒头、鸡蛋和榨菜,我可能都没吃,和季宁姐打了个招呼就呼呼大睡。总之,这一晚上的“百里夜行军”应该是我过去32年肉体最辛苦的一段经历,但没有任何其他的经历与此类似(后面浙大毅行爬山、和ss去龟龟沙滩等,虽然很累,但没有到当时那种撑不住的感觉)。又因为当时年纪小,睡了四五个小时,到了早晨10点多,又满血复活,连困都不困了!

特训营搞的其他活动,对我而言都是趣味远比辛苦多。主要因为年纪小,所有人都很照顾我——确实是日本动漫里面不良少年会做的事情,爱护弱小!爬山去露营,我就拎了一个塑料袋的零食(还包括了各位不良哥哥姐姐的投喂,笑),什么帐篷啊防潮垫啊,全是男生和教官背着的。野战模拟训练类里面最累的匍匐前进,我那时候又瘦又小,呲溜一下就爬过去了,一点没碰到铁丝网。素质拓展训练就是各种高空项目,小学时候玩双杠的功底还在,也没有青春期发育涨体重,我一个大“xi”就爬上去,成了全营唯二玩完一个悬挂木头柱的人(另一个人是小老鼠,爬了几十分钟,大家都给他拼命鼓励,氛围可好)。所以总而言之,这个特训营并没有改变我的一生,只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和唯一一段肉体受苦的经历之百里夜行军。

肉体上的痛苦,说句实话,最严重的也就是姨妈痛……主要是我这个人把自己特别特别当事,一点点小伤口、小痛苦就会非常在意,所以尽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不受罪。我身体一直很好,小时后被摩托车撞了脑震荡,闹着让我妈念书给我听,头一痛我就说“好了停了不念了”。长大了做饭不小心被刀切手,立马变成全家一级保护动物,手好之前创可贴我是不会拆下来,做饭ss来吧。运气也算好,就算是崴脚这种事情也是轻微的……所以想来想去只有姨妈痛。但!自从佩佩学了医,给我科普了布洛芬后,通过吃药,嘿,活了!虽然姨妈期间还是会难受,但和痛已经没啥关系了……而佩佩学医之前,我的姨妈也没有那么痛……

精神上的痛苦,非常认真地思索了一番后,答案是:真没啥。因为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做题家,我并不真正面对任何学业以外的痛苦。小时后会因为作业11点半写不完很伤心,但后来跟着爽心学会了课间写作业大法+高二学了文科,解放了。高中一周上六天半的课回头想想很辛苦,但我这个人其实非常喜欢上学,所以也不苦。本科时候高数学得苦,但咱不是转系了么这辈子再也不用数学了。博士期间论文写不出来有点苦,但玩欧洲玩得挺开心,而且最后也正常写完毕业了。工作了写不出来论文有点苦,但这不是痛定思痛退出学术界了么。青春期和爸妈搞矛盾有点痛苦,但物理距离放在那里,读博期间又彻底和解,也没有痛苦了。成年了怎么都找不到对象,被喜欢的人拒绝有点苦,但后来找到了又很甜蜜幸福,过去的寻觅也就一点都不苦了……

总之,说来说去,我真是一个非常顺遂、非常幸福、非常快乐的人。给自己起网名都不需要起(快乐人生版)这样的后缀。没吃过苦,没受过罪,家人疼爱,老公溺爱,事业顺利,连微博账号被封都能找回来……

可能乐极生悲,或者人生就是得有点波折,所以现在才这样难受……

哎,回忆完自己的辛苦和痛苦,一边庆幸,一边悲伤,等着否极泰来的那天吧!

Avatar

Tan的故事

作为一个天生无法喝牛奶/奶粉的人,我一直很好奇自己是如何在断奶后生存的。我爸说当时他们喂我米油——小米粥熬出来上面清凉的一层,至一岁时我已胖壮肥美。但是断奶前日子也不好过,据说生我后几个月我妈妈就不太有奶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和我爸试过许多偏方,包括且不限于一尺长的大猪蹄炖汤(然后猪蹄我爸全吃了),以及去菜市场找猎人买了只“tan”。

据我爸说,这是一种形似野猪但不是野猪的哺乳动物,皮毛厚实光滑,摸起来特别好。他们请人剥了皮,准备制成一条围巾当传家宝。肉则切成小块炖汤。当时他们住的地方有单位的灶台,烧柴禾、煤块,大铁锅快一米直径。正常炖肉两三个小时已经非常软烂,但tan的肉炖了一下午,还是和橡胶一样咬不掉。我爸妈把心一横,睡前给锅里加满了水,灶里塞了一大堆柴和煤块,盖盖儿睡觉。第二天一看,柴、煤都烧得差不多,水几乎没了,tan肉只剩下半个西瓜那么多,一层超级无敌厚的油包在表面。味道据说非常香,但因为太油,每次只能吃一点点。可惜皮毛没有保护好,没鞣制时就已经臭掉,于是我家痛失一宝。

这个发生在三十年前的故事有一种奇异的旧时光的色彩:猎人、鞣制皮革、下奶、以及传说中的动物。每一样存在都与当下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它们确确实实发生过,并从我父母的记忆里跳跃到我这儿。当我听闻时,不仅为父母之爱感到幸福,而且还深深地好奇,这个神奇的动物tan到底是什么?

我找到了野猪、狗獾、豺等等的照片,爸爸说都不是。他说tan比野猪小点儿,背上有白色的条纹。野猪的幼崽有条纹,但我爸说tan确实不是小野猪。于是我的线索只剩下“tan”这个方言名字,和我爸妈的记忆。我一直猜测tan就是獾,但h和t之间显然有区别。直到今天,我搜索“类似野猪的动物”时,看到果壳网一篇《长得这么像小猪崽,竟然不是猪?》,介绍一种美洲的动物领西猯。猯,读tuan1,和tan就接近多了。再去查查,它的繁体字本字是貒,就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本草纲目·兽部二》:即今猪獾也。处处山野间有之,穴居。状似小猪 ,形体肥而行钝。其耳聋,见人乃走。短足短尾,尖喙褐毛,能孔地食虫蚁瓜果。其肉带土气,皮毛不如狗獾。(插播:这章还写了“妇女无乳。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或加通草六分亦可。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可见吃猪蹄下奶古已有之。)

搜猪獾,发现《中国动物志 兽纲 食肉目》(1987年)就记载了我们陕西有猪獾,不过分布在佛坪、紫阳、太白、镇安、柞水、宁强、南郑等陕南地区。但我看新闻,最近几年在周至是有野生猪獾出没的。拿森林公安救助误跑到村落的猪獾的照片让我爸瞧,这次确定了,tan就是猪獾。尽管科普读物告诉我们,貒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但事实上在我们黄土高原也曾是常见物种。而三十年过去后,人家已经“混”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爸爸告诉我,在老家林原的山中应该是有猯的。他们的长辈说,猯去掉皮毛后,骨肉剁开,封入罐内,埋在地下藏三年。三年后拿出,骨、肉全部化为油(和我爸妈煮貒肉只剩下油对上了),一点别的杂质都没有(我:感觉不太科学,骨头那么坚硬的东西得王水、氫氟酸才能融化吧)。而这一罐子貒油是治疗烧伤的神药(我在今日头条看到《儿时记忆Ⅱ撵狼 熏貒 追兔子》by恩典多多,说“听大人们说,貒油是好东西。是凉性,治烧伤很好。”还有一味药貒膏,就是貒的油脂,但《本草》一类的医术都没有说可治烧伤)。貒生性狡猾,正常捕猎根本抓不到,只有下“套子”、布陷阱才可以捉到(这个说法非常正确,科普讲貒喜欢在夜间活动)。我问爸妈,除了在菜市场买到貒的这一次,你们见过貒吗?我妈说没有见过,爸爸说可能偶尔见过一两次,但大部分关于貒的知识都来自于村里的老人。

寻找tan的故事不仅是家族历史的挖掘,而且也是文字历史的探索。我想起之前看的一席讲座,在玉树保护欧亚水獭的科研工作者韩雪松,他说最惆怅也最遗憾的,是水獭这个物种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没有俗语、没有刻板印象、一切都没有了。但水獭曾经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物种,甚至还有“獭祭鱼”这样的物候。韩雪松说,语言、文化上“消失”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水獭自然种群的消亡。当渔夫不再用水獭捕鱼、当雨水到来之时没有水獭祭鱼,当只有遥远的青藏地区才能偶尔看到水獭的身影,獭这个字本身就会从人们的记忆和语言中失踪。

我想貒也是如此。从“处处山野间有之”到作为保护动物出现在新闻里——但永远只有“猪獾”却没有“貒”,除非专门去查《本草纲目》。如果不是三十年前的秋天,爸爸妈妈在菜场的意外收获,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认识这个字(除非是在动物园,看到来自拉美的领西貒)和这种动物。关于貒的记忆,无论是人们觉得它可以下奶,还是密封三年的烧伤油,也会完全消失,变成字典里充满隔膜的笔画。

爸爸还是很遗憾当时没有保护好tan的皮毛,但我说没关系,至少我们得到了一个温馨可爱的好故事,并延续了一个物种的文化和历史。

Avatar

闲扯之2023

因为在短暂的最近3天发生了巨大的事情,我的心情和身体都处在非常紧绷的状态下。所以本应该构思年终总结的这几天,我根本没有任何的空闲或者心情去思考。往年我会翻阅前一年的总结,感慨一下自己去年文笔真好,然后再优哉游哉地写今年的记录……

事情的经过就是在12月28号的时候,侯妹妹说有事情想要和我打电话。到了29日,我们电话了1小时,他说他不满意目前的分成,觉得非常地痛苦,所以希望能够更改,并询问我二八分成是否能接受。我一向觉得他的付出大于我,而且我们是技术驱动型公司。但这个比例确实是低到可怕……可是当时打电话时候,他的痛苦我又觉得不能无视。于是我拼命说服自己,说我同意,并希望他快乐。可是尽管我能开解妹妹、开解我爸妈,但我确实没有办法开解我自己。躺到床上喘不过气来,不得已把ss戳醒。我告诉他,自己破产了,没有自信了……哭了大半天,脑海中萦绕的想法就是“这些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是错付了”,怎么两个人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人的?我甚至在想,到底在妹妹的眼里心里,我是一个什么人?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共同奋斗的战友、是无话不说的好友,但似乎现在变成了一个无耻的陌路人,而他高抬贵手施舍我一些三瓜两枣……SS说这个问题总是会爆发,所以很关键的是引入合理的分配机制。看了书,和阿旬讨论,最后再次聊天沟通。两天后的今天,确定了比例。比我期待的低,但争取后高于我的底线。尽管非常痛苦,但依然是能接受的范围内。

我觉得我不可能无知无觉继续快乐地工作,at the price of侯妹妹觉得不公平的痛苦。但短期内我可能也非常难以恢复到之前那样的积极轻松。我深刻体会到了伤痛是钉子,就算拔出来也有痕迹这件事情。我的骄傲、我的自信、我的许多的不为众人所知的快乐和成就感,都会因此减少许多;我对于未来的预期和选择,也会因此部分改变。但不管怎么说,在签订好协议的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我需要用一颗成年人的冷酷的心脏,去接受那些青春莽撞造成的陈年伤口。

三次电话,最后一次我才真正地落泪。是妹妹问我,如果有一天做不下去了,需要赔偿客户怎么办?我思考后说,那会选择登记式赔偿,然后让客户自己选怎么办。妹妹说,他想得和我一模一样,没有区别。我的眼泪哗地掉下来,我说我们都是生在12月的射手座,都是91年,有那么多类似的经历和心境……我们能跌跌撞撞相互扶持走到今天,真地是一个奇迹,是需要很多很多天然的、后天的默契……怎么可以连这个事情都想得一样呢?妹妹在factime的另一端也擦起了眼泪。

在这一刻,我觉得就算会伤心,会流泪,会有些许地没有动力,但应该是暂时的。因缘际会走到今天,靠的是许许多多的巧合。为了几个bp再去争论,没有必要了。只要互相肯定,互相支持,就可以了。

2024年,到底能赚多少?分多少?我不知道。要许多的努力,还要看看运气。但我觉得至少在未来不会因此产生新的争执和痛苦,对我和妹妹而言,把2023作为一个分页符,也算是一个happy ending。

没想到年终总结里面要用这么长的字数记录3天的故事。我可能真是一个非常适合写日记的人,在书写的时候,愤懑被逐渐到来的平静填平。失眠和头痛,心脏跳得剧烈到无法呼吸,手指的抽搐,这些琐屑的小的痛苦,我应该都会忘记(但我写在了年终总结里,又可能不会忘记)。但是我想,对着facetime因为难以解释的强烈的默契一起流泪,会是我生命中永远难以忘记的美好回忆。

于是言归正传,开始扯一扯我的2023。

一 婚姻生活

爱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滋味?我很难具体地描述。是有这个人在就会感到很心安,是喜欢对方的笑,是突然在某个瞬间觉得对方不可思议地帅气,是在争吵的刹那又努力地憋住笑意。婚姻生活进入到第二年,我觉得很难(也不会)给我们俩100分,因为要留一点不完美未来继续努力,但最少95分是有的。

满打满算,今年的争吵或者作大死,只有两次。一次是因为备孕第二个月x生活实在是不顺利(我一度都怀疑ss是不是有排卵期射精障碍),一次是因为ss三天没有把厨房收拾干净(去年发脾气是因为一天没有擦桌子,可见我进步巨大),我口不择言说他没有给家里有任何贡献导致他非常伤心。两次事件都发生在激素期——是的,在持续吃短效的上半年,我们俩没有任何类似的大型争吵,每次姨妈前心情都是轻飘飘的。ss说,他当然会因为我发脾气而伤心,但是他在努力调整自己,在我的激素期到来时候蹑手蹑脚,小心谨慎。而我觉得,等有了小孩一定要上iud,彻底杜绝激素对我的影响。整体而言,对比去年的六次作大死,我和ss磨合地更加顺滑。

今年婚姻最大的变化有二。第一是,我们5-9月期间,因为换工作的缘故,分开了4个月。分开前后,我俩分别哭了一场,恋恋不舍。9月见面,又有了新鲜恋爱的悸动和刺激。我很开心的是,通过这样的暂时分别,我们彼此确认了对方的重要性和自己对对方的爱。第二个很大的变化是我们计划要孩子了。我一直都很想要有自己的小孩,而且希望是两个。今年看了一席谢晶老师对于生孩子的讨论,直击我的心灵。我意识到自己也是受到生产理论影响的芸芸众生之一,需要身体力行地寻找再生产的价值。与此同时,我充分感受到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个世界,所以很希望能够把新的生命迎到世上去感受快乐。

Ss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包容、爱和支持,以至于我有时候在想,自己能够给他什么?不过人生在世,如果和最亲密的人也要计较得失,可能就会不快乐。所以新的一年,我想学会心安理得地享受这样的爱,并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2024我们会去哪里、会做什么,我都非常期待我们的家庭迎来新成员,我和ss能够产生新的幸福,并在其中获得新的乐趣。

难忘的事情:

因为ss一天能吃9根王中王,所以进行了藏火腿肠比赛,虽然搞不清楚谁赢了,但是藏米里面、藏垃圾堆里,确实是谁能想到哇!到搬家后都感觉可能有被我们俩忘记的火腿肠……

考虑到要小孩,两个人都要做检查。仔细研究了精液的几个评价标准,在月黑风高的时候潜伏到实验室进行了diy检查……虽然搞了4个月还没有怀上,但当时显微镜下还是很活跃的!

一起去amc看流浪地球,看到一半我泪流满面,ss屏幕都顾不上了,一直转头好奇地看着我,像只眼巴巴的狗(忘了谁说,自己的男朋友好像一只狗,我总觉得ss像个容易爆炸窜来窜去的吉娃娃,但发型是潦草小狗)。

在西雅图的poo poo point,因为下了好大的雨和雪,我把自己的hotwind雨靴给ss穿(竟然塞进去了)。在无人的地方爬了一个小时,互相打掩护上厕所,外面美得像东山魁夷的画。

去西北大学和巴哈伊教堂玩,遇到了大雨。ss把他的灰色北脸外套给我穿,我在帽子里插了张宣传单来遮挡雨(当然,这时候因为他不肯开车8分钟去买伞我有点不开心!但ss确实是非常不喜欢开车)。走在西北的堤石上,一会儿遇到虫云,一会儿遇到雨。

在滨江的新荣记和佩佩、伊伦一起,给ss唱生日歌,分食了巨大盆的长寿面。ss在对面用osmo录像。

在奥黑尔机场重逢,这次他没有迟到。戴着口罩拿着osmo在出口处等我。我扯下他的口罩,狠狠地亲了上去。

去玉米地迷宫,ss在大太阳下排队,我在阴凉的地方,等着一起去坐拖拉机拉的牛牛车。我经常会觉得ss对我特别好,因为他会把照顾我当作“理所当然”,会说“我是你老公我不爱你谁爱你,我不对你好谁对你好”。无论是排队、拎袋子、反向背背,还是倒水、拿凳子、吃我不想吃的零食。

又一年陪ss跑半马,这次他到最后一段腿抽筋了,推着滑板车和ss走了很久。因为翻不过去栅栏绕了很远的路汇合,宛如去年。

因为s公寓噪音的缘故和ss一起大战mac公寓,ss联系了记者,两个人悲伤控诉垃圾房东。

买了分手厨房、双人成行和游戏手柄,互相合作战斗。但因为大蜜蜂太难打,还没有提起勇气继续干。

从11月开始一起举哑铃、深蹲,ss手肘撑地叫唤“嗷嗷我的胸肌好痛!嗷嗷我的腹肌腹肌好痛!嗷嗷嗷我的手我的手!”总是忍不住笑出来。

12月底因为分成的事情而悲伤,半夜把松松摸醒,抱着哭了很久。醒来后出去散步,阳光只剩下一线,我们挽着手迎着阳光走,然后再看着阳光退着走,像两个小傻蛋。

12月31日11点59分,盯着电脑右上角的时间吻过了新年。

二 社畜生活

去年12月时,可能因为压力大,可能因为加班多,p社的工作导致我夜里突发肋间神经痛。那种针扎一样的剧烈疼痛使得我从睡梦中醒来,当时就坚定地觉得一定得走:我得照顾我自己的身体。12月底告知老板要走,最后last day定在了1月份。不过P社一贯苛刻,加上习惯使然,实际上大约到了3月中旬才勉强结束工作。一开始我还是很迷茫的,和小仪还聊了聊天。我发现因为事业的缘故,我变得又勤奋又懒惰。勤奋在于还是希望自己有个工作去干,万一事业没了还有安家立命的本钱。懒惰在于如果太累的活(类似于P社)我就不愿意做,因为还没有到拿命换钱那一步。最后刚好小宝儿那边有需求,我也想要找一份别的领域的可以远程的工作,于是从5月底开始,华丽转身成为了一名债券交易员。

虽然和朋友们聊天,总是很感慨,兜兜转转,从gsm转出去后,怎么又做了金融类的工作。但是对我自己而言,这份工作可能在压力和开心中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收入虽然比p社低,但压力和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只有p社的1/3。与此同时,工作时间让我刚好可以兼顾社畜和事业两个方面,不会影响我的事业(P社就有点影响了,太累了做2份工)。

首次加入家族公司,感受还是很不一样。我发现小宝儿是一个非常不介意搞关系、用关系的人。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耳濡目染慢慢成长起来的企二代,确实起点上面比一般人要高很多。作为执行交易员,我虽然为了考证学习了2个月,但实践中运用学习过的内容不超过5%。基本上都是靠5天左右和田老师学习+10天左右和林老师学习速成的。但是真地做到不怎么出错、基本上掌握知识,我感觉也是过了2个月左右。然而没有系统是完美的,很多错误只有出现了才会发现犯错……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交易员小组的单表上面还是在不断增加需要注意的内容。

社畜工作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突然迎来了证监局的审查……虽然知道是例行审查,但我们全员加班了整整一周!也促使我痛定思痛决定重新整理编辑持仓表和交易表。第二是和同事小潘的深入交流,发现全天下push的父母都是一个思路。小潘说她觉得自己蛮好了,她爹却觉得邻居小孩上了斯坦福所以对她不满意。但看到我妈对我也不满意,她就释然了。我说别急,小宝儿爸妈也对她不满意……我发现,当人意识到本以为独属于自己的痛苦其实是普遍现象,苦也就不苦了……第三则是遇到了罕见的债券大牛市,表现为收益率暴跌50%……我深刻感受到了金融世界的波诡云谲,并坚定了自己绝不亲自操盘的信念,小心脏承受不来……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份工作唯一的缺点是现在我得夜里干,日照时间有点少。除此以外,我还是很满意自己的付出和收获。希望下一年能够学习到更多知识,顺利考证(但还是永不操盘)。

在做交易员之外,今年6月开始还兼职做P社的专导,年末一算差不多每个月还有3000块钱的收入,比三无大学的基础工资还要高了(笑)。可能因为我手快效率高,很是有几位老师把我当做有求必应屋,经常文书就不改直接给我……但钱么,我还是很难拒绝的。而且这份兼职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今年辅导的学生千奇百怪,干啥的都有,比较有意思的:

在青海长大的汉藏混血小孩,说自己感觉确实没有民族归属。上学在多民族学校,藏族小孩拉帮结派殴打汉族小孩,汉族小孩拉帮结派骂藏族小孩……他长得是藏族那种人高马大的样子,但心态上是个平和的汉族人,时常觉得非常犹豫到底站那派。很意外的是他说当地人对藏族人的最深刻印象是——野蛮且不爱洗澡!另外,他家里保留了许多藏族习俗,比如说在家里烧柏树枝(后面查了才发现是传说中的煨桑,还有专门的节日),但许多时候只是做而已,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昆山杜克的学生,老师们带领她们一起翻译《再生缘》。我问她你觉得《再生缘》对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说不是剧情,而是能用弹词的形式、律诗的形式哗啦啦写那么长(60万字),太牛了(“所以她30多就去世了,太费心思了”)。学生还研究了公案小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狸猫换太子案件中李妃的身份确认不是因为她,而是因为皇帝给她的信物。越是底层的妇女,人的一面更多;而越是上层的妇女,越需要用男权给的物来确认地位。

新疆同学,名字老长了,简历上面怎么写呢?直接用拼音写出来!我一开始以为是留学生呢。孩子好像是哈萨克族,学人类学,做了两个研究。一是牧民定居问题(直接说游牧生活不符合现代规范也是很勇),一个是哈萨克族年轻人移民哈萨克斯坦问题。后者我其实隐隐约约有记得起因,但很好奇2010年后是否还有哈萨克族年轻人移民呢?

香港孩子,在大陆大学上学,就想读完研究生做香港澳门公务员。聊了下震惊发现香港身份是真香啊!不仅有专门针对这个群体的特招,竟然还有专门的政府实习生项目。今年高才通开启后几十万人去搞,确实是香啊!

我们p大历史系的学妹,蕙仔住院后我临危受命carry了过来。她做了个非常有意思的田野调查,去四川一个市研究了198x~199x年的中师生政策,让我想到了我妈妈。在微信公众号上,中师生是自怨自艾的被政策骗了的群体,他们本来可以深造上大学,结果上了个中专这辈子就普普通通了。但是实际调研中,中师生,尤其是女生,都表示特别感谢当时的这个政策,使得他们跳出农门,改变人生。我想初中的尖子生到了高中未必还是尖子,确实能早点开始赚工龄也是的好结果。

还有个学生,看得我头痛。非常非常沉迷于秀术语,让我想起了建筑界的陶磊。但是所有的叙述都没有argument,总是在说别人怎么说……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但11月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托福和gre成绩,还在纠结sop(写了4000字的初稿)和ws……

我决定2024年要写一篇《我做中介那些年》来总结一下自己的生涯,谈谈自己带过的每个学生,作为一段人生旅途的记录。

三 出游

2022年12月,全球范围的新冠大流行在政策上被宣判结束。病毒和人类都自由了后,我自然想要四处溜达玩一玩。于是今年:

1/西雅图。很漂亮的飘着雨的城市,完全理解了为啥很多人要从la搬家过来,绿化好环境好,有山海树林和雨水,非常适合hiking。在西雅图见到了ss的朋友和可心。前者让我感慨北美男生找对象上真难,后者让我特别开心老友重逢。poo poo point很美,李小龙墓让人感慨万千,飞行博物馆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协和飞机让我浅浅地圆了梦。

2/西安。接待公婆之旅!作为陕西人第n次逛兵马俑华清池碑林大雁塔。发现目前的潮流是找文史大咖老师带领讲解。这次就华清池不是专门找的大咖老师,效果确实不咋地!当然华清池景点本身也不如兵马俑和碑林……公公婆婆对我都非常好(我爸爸:你太幸福了!有个好婆婆!),就是生活太简朴,不知道真去了他们家里我能不能适应。

3/五场婚礼:回去的时间实在是太过巧合,我竟然非常牛逼地赶上了四个好朋友的婚礼。先是去长沙宁乡,在qq糖的婚礼上做了毒王第一次阳了,吃到了很厉害的王八院子和爆炸无敌好吃的茄子。然后是杭州莎莎的婚礼,其实婚礼誓言那里我就隐约感觉到不太对,怎么一个人掏出本本长篇大论,另一个人就简单说了一句话哇!但婚礼本身还是热烈欢乐的。随后还是杭州,在茶园旁边的摄影基地参加好老师的小型婚礼,好老师夫妇真是太强了竟然办了4场,我觉得xt真是真爱了……最后是去万宁参加了海量富二代齐聚的小宝儿的婚礼,今天拿到照片,觉得25w的布景花得值!流光溢彩,太出片了。最后一场是在芝加哥参加小储的婚礼。只能说咱年龄没有白长,婚礼没白出席,当个司仪还是很有经验的!

4/长沙。我现在最迷(没说最爱是因为我很博爱,周杰伦杨千嬅谢安琪林宥嘉王菲我统统都喜欢,但只有华晨宇我是真情实感地追星了)的歌手华晨宇今年开始巡演,可惜前面的都没有赶上,好在还有长沙场可以去。铁杆粉丝当然必须3天全看!提前了半个月开始准备衣服、订酒店、找搭子(我们的葫芦娃大山!4月才第一次被朋友拉着去演唱会,直线入坑,全国追随!只能说我们花花的现场太牛了,去看他演唱会是我今年top3快乐时光吧!)还特地改装了斗笠来防晒——谁能想到最后3天全都得防雨啊!!!白天躺平或者和其他火火面基、吃随便都好吃的湘菜,下午骑车或者坐车去鸭嘴公园,晚上全速狂奔去抢跨江大桥下的共享单车,然后到酒店对面的按摩店按摩2小时……和火火们在一起的时光、和花花在一起的夜晚,总是那么美好!最后一天还去了岳麓公园,在山上遇到了火火对上了暗号……我觉得长沙消费低、饭好吃、人热情,除了有点辣另外非常堵外,真是特别合适的休闲度假地。

5/扬州。上次去扬州已经是2014年的春天了。这回和佩佩一起再逛已经过去了快10年。我们从上海出发,先去了酒店(感谢小翔子,亚朵以后就是我的御用酒店了),然后就溜达着到了何园——不仅是出租司机的推荐,也是小红书的推荐。后来发现这里是《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拍摄地,恍然大悟为何以前的剧这么有质感……何园的窗户特别好看,我和佩佩忘情地拍摄了很久,还有特色冰淇淋也很美。随后中午去吃趣园的高级版本趣园plus,我感觉味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文思豆腐。但狮子头没我做得好吃!下午去了瘦西湖玩,犹记得当年的瘦西湖烟雨(或者雾霾)蒙蒙,这次是大夏天,比较晒!我俩坐了手摇船,船娘最后还唱了首扬州小调《杨柳青》。嘿!这不就是武林外传里面扈十娘唱的“你是不是饿滴慌哦呀吼咦呀吼”……瘦西湖其实坐船玩的时间很短,大约30分钟就结束了。于是我们俩骑着电动小摩托(长沙、扬州到处都是,我觉得其实挺好的),去了扬州的虹桥宾馆感受扬州洗浴文化。佩佩对这个大澡堂评价很高,但我后悔了!应该在上海和她一起去水裹的!决定了下次就水裹或者沐浴新集!

6/香港。为了办高才通和银行卡专门去了趟香港。见了一大堆朋友深入了解香港的生活。最大的感受是想要活得还不错,二娃家庭一个月加起来得……25w!香港居大不易啊!因为办身份证是在深水埗,所以感受到了香港贫民区的悲伤:老旧、破烂、压抑,而且因为产业空心化看不到未来……我觉得香港的未来可能就是融入大湾区,做大湾区的陆家嘴吧。

7/日本。日记还没有写完……但算是今年最正式最认真的出行了!有好好做攻略、写日记和拍照。第三次来日本依然觉得很喜欢,是更适合东亚宝宝体质的发达国家:丰富、安全、服务业卷(是的,过了10年,现在酒店的备品越来越丰富)。但还是老问题,房间面积太小了……下次我估计要再狠狠心,小于20平米的房间就不要住了……

总体来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国庆假期应该去坐邮轮或者最少去个迈阿密,可惜人呐难以预料。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假期,也希望ss有更多假期吧!

四 交友

震惊发现去年四写的是购物……但今年除了开始吃q10和叶酸买了许许多多的排卵试纸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购物了。所以这个part直接move到交友。今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新认识了小潘、小常、林老师,还有之前就认识的琪琪。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加班极大程度地增进了友谊。我觉得线下社交确实是非常重要。都是在线工作,离职后p社我印象深刻的同事都是线下就认识、经常见面的。所以虽然在工作中认识了许多其他机构的人,但因为没有见面所以还是很难被认为是真正的朋友😂

上半年因为胖了许多小红书找到了减肥搭子mia,结果8月开始两个人一起摆烂到了现在……各自忙各自的,希望她明年能上好学校,而我能顺利怀上。

去长沙认识了新的火火,我们火守家族叉院的小刘师妹和我的演唱会搭子大山。一起吃饭、溜达、聊最喜欢的华晨宇的歌,互相交换周边凑丝带,真是很幸福!

回上海和香港很神奇地和好多个10年没有见的本科同学重聚。贺大叔和春晓都当爹了,小仪和我讲了她恋爱的犹豫(然后年底结婚了),rich的昊哥也过着朴素的生活并决定继续打官司,阿园和她的朋友静宜面临着和我三四年前一模一样的择偶困境,环球同此凉热。

回芝加哥后,和帅帅师弟yh还有她老婆小白聚会了两三次,发现大家都是比较简朴的类型,很开心。只可惜明年yh毕业就要天涯四散了。

有意思的是,和一直在朋友圈互相点赞的zrx师兄芝加哥重聚。原来师兄的女朋友yx在芝大做博后,和我们住同一个楼。在家里吃了好几顿饭,一起打分手厨房(师兄为啥这么厉害,我觉得他特别有恒心,就是要一遍遍刷三星)~发现这位学术卷王数学家在生活中是个碎嘴子,非常逗比。和师兄还有女朋友一起去买菜,基本上我和师兄说了90%的话!还聊到了韦神和郇真……感慨数学和其他学科真是完全不一样!yx告诉我,虽然她高考数学只有100多一点,但上大学读数学系,越读越觉得快乐,学数学让她觉得整个人非常舒服……我的天哪,感觉我和他们是完全不一样构成的生物😂

继续和我们上海滩名媛(在某些时候,我们四个人会分散在四个不同的城市……)保持密切的往来。并和ss为阿旬做了很多次情感咨询,还在阿旬和qq糖闹别扭的时候充当了和事佬。

总体来说,没什么真正的新朋友,但可能人生就是如此。沈奕斐老师说,很多人,尤其是是女性第二次大规模交友都是有了小孩后,和孩子的朋友的妈妈成为了好朋友。我问过ss,你有没有那种无话不谈的铁哥们?ss说他不需要,他工作的朋友是一对,学习的朋友是一堆,运动的朋友是一堆,界限分明。悲伤的时候看书和睡觉就可以排遣,最好的朋友就是我。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和他性格不同,我很需要朋友,无论是学校的、工作的、追星的、还是当爹娘的,所以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五 杂七杂八

今年看的小说不多,可能因为每天最少1小时贡献在pvz2上(目前逐渐进入了疲态,因为所有我最想要的植物都差不多收集到了,升级太累了后面就佛系打一打吧),也因为回国的时候生活过于丰富没有什么时间放空。满打满算估计也就是30-40本左右。我尽可能都写了短评,这里点名几个我觉得最精彩的:

《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by桉柏。上次觉得后生可畏是看《你微笑时很美》,再上次是《良陈美锦》。但桉柏的能力比其他两位更强。除了最后的收尾部分搞成了不可知论克鲁苏外,前面的90%堪称绝赞,是值得诺兰或者詹姆斯卡梅隆花3年拍摄的精彩作品。细节的安排、故事的调度,都是顶级。我非常喜欢!

《招摇过境》by香草芋圆,很好看的清新小文,想起了于晴的作品。装作宅子主人住进去倒卖文物,最后吃了毒蘑菇仰天长笑把秘密全部都抖落出来,实在是精彩。

《入侵(向哨)》by龚心文。越写越好的作者,温柔而锋利。几个污染区的设定一个赛一个精彩,最后的解密、白塔融化,都让我觉得特别可视化。一遍遍重复过往的黄金树、雪白的臂膀组成的秘境……这些设定想象的丰富程度,让我在大半年后回想起来,都觉得栩栩如生又特别。

《揽芳华》by乔家小桥。找不到代餐的一本,太喜欢这种武力值爆炸的男主x聪慧值爆炸的女主组合了,看完了感觉特别幸福……为男主谢小山真情实感地心动。ss距离男主就差武力值了!

《你对机械猫耳有意见吗?》by羽萌。非常可爱的一本!勇敢毛毛球打倒西瓜大魔王的故事。我其实不太喜欢耽美有个原因是耽美文是觉得只有男男之间才有真爱,本质上是对女性地位的否定。但这本更像是自己家养的猫我就……可爱、丰富的书。

这里面《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能够排到我的历史读书top10,其他的还是差点意思哈!希望今年可以多看一些精彩的书~~~

影视方面,和ss刷完了梦想改造家1-9,很喜欢这个节目,最爱的设计师是朱晓鸣(艺术气息)、赖旭东(没有短板)和梁穗明(的豪宅),其实史南桥老师也挺好但我实在是不喜欢小户型!看完了《弥留之国的爱丽丝》,还不错。一边泡澡一边和ss看了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独行月球》,觉得4星没任何问题。但今年最佳还是《长安三万里》,最后仰天长叹——轻舟已过万重山,让我潸然泪下!

做饭方面,今年探索出来的新菜就是超美味冬阴功汤(秘诀是加garlic butter mussel和椰树椰汁),以及创新茄子煲(秘诀是用豆瓣酱炒茄子后,加入大蟹酱和罗勒)。重新进行了烤叉烧肉活动,每次都烟气弥漫,想念我的宕别黛珂!

运动方面,年底和ss一起举哑铃,又用了升降桌,感觉困扰我非常久的斜方肌酸痛有了极大的缓解。

今年还第一次打了肉毒素,觉得非常好,改善了我爱皱眉的坏习惯!但肩膀的肉毒素效果好像不太明显,想再来几次……

第一次挑染头发搞了个紫红色,2天就洗掉了。过程我觉得太伤头发了,以后不搞了!

发觉了OLAPLEX的正确用法,predia的护发素+一点点OLAPLEX=完美契合我头发的护发素,给力!还又发现了j品牌的洗发水特别对我胃口,可能都要超越predia了!

给自己买了一条金项链,加上“好事花生”和“有钱花”的吊坠。深刻感受到钻石溢价不合理,还是金子好!

终于在网友和ss的催促下写完了《为什么我不做高校文科教职》,算是给自己短暂的学术生涯画了个小的句号。我觉得人确实应该写东西,把零碎的所思所想荟萃起来作为人生阶段的总结和记录,才能确保自己想得清楚明白,不会后悔。

去了华晨宇x3(长沙) ,刘若英(苏州,和qq糖),陈粒(上海,和小宝儿)一共五场演唱会。其实本来还可以争取去一下扬州的郭德纲于谦永庆安澜相声专场,可惜没有搞到票而且山周日晚上。就等着啥时候郭老师全球巡演了!希望来年可以看看伍佰!

六 总结

熬夜很久写到这里,回头看一开始时候的悲悲戚戚,突然觉得很神奇,写日记、写总结真地疗愈了我。在小红书上面搜,年入200w,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说“年入200w的人都是如何的”,夸奖这些人如何体面、如何厉害。另一种则说“200w但是我依然非常焦虑”,讲钱如何不够花、对未来有怎么样的担忧。但是年入200w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我的生活到底怎么样,恐怕也只有我自己清楚。尽管有一些悲伤,还有年终的大爆炸,但我还是对自己的2023比较满意。我尽力地投入每一件事情,并获得了大多数我想要的结果。

又一次想起了《长安三万里》里面的李白,我最爱的诗人。电影中,我最喜欢的场景除了梦中天国般的《将进酒》,还有李白站在船头,甩着袖子大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让时间这艘轻舟载着我经过人生岁月的崇山峻岭,就算有波澜和猿声也没有关系,朝着远方的极乐的江陵行去,一去不返,一日千里。

Avatar

成为一个中年人

一年一度的生日,因为如今跨时区工作而可以意外地延长为2天。想了一整天到底写什么样的生日纪念文,老调重思考作为12月生的人,年终总结和生日纪念文到底应有什么不同。散步时,面对晴空大海,有了大概的想法:年终总结重在记录一年内发生了什么,而生日纪念文侧重于个人年岁增长后带来的思考。

进入三字头以来,一开始的一两年好像并未有什么变化。我的生活、身体、心理稳定如20岁,还在看小说、打游戏、和朋友们聊天吹水、在意体重和视力。因为读书时间久,做的工作也大多和学生、学校有关;特殊的生活经历也让我现在身边还是学生(尽管都是博士);所以心态上还是幼稚、浅薄,并且一清见底。但慢慢地,好似也感受到一丝丝岁月的侵袭。

身体方面,去年刚过完生日就经历了肋间神经痛,顿时觉得自己确实老了,经不得任何多一点的辛劳。吃Q10、换工作就变得理所当然。运动的积极性虽然一如既往地时有时无,但大体在犯懒的时候还是有很强的罪恶感。我记得红印儿在她的小作文里讲,自己比20岁的时候更强壮,因此感到一些庆幸。对我而言也是如此。和隔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完全相反,整个本科期间我都坚决贯彻了真正的P大精神:躺床上不起来,并和人民群众一起攒在最后几天体育健身打卡。23岁出国后,因为生活实在无聊,慢慢开始健康起来:爬山、跑步、跳各种各样的减肥操(不长的生命中,在屏幕前领着我跳的人从pump it up、郑多燕、insanity,慢慢变成了美丽芭蕾、帕梅拉、许许多多新的博主),找教练、练器械……虽然形体上依然看不出一丝训练痕迹,但可以较为轻松(虽然缓慢地)跑5公里/40分钟以上,是当年跑800米就累趴的我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更不要提腹肌了——初一体育要考仰卧起坐,我练了一天感觉就要撕裂了,还求我妈写了假条逃掉(被雒老师阻止,因为班里要逃的人太多了)。现在100个卷腹轻轻松松(但因为爱吃肚肚上的肉还是那么多)。

9月和sy趁着转机的时间重游校园,骑自行车经过那些熟悉的亭台楼榭,我给sy说人的变化真是大:我现在看着一塔湖图,第一想法是真适合每天吃完饭溜达、或者傍晚的时候绕圈子跑步……当年在宿舍里宅的时候,哪会想到十几年后的自己,身上一团隔壁精神?

心智方面的变化就更大了。前段时间和zrx师兄聊天,我说自己有个暴论,人在25岁之前完全就是个智障,脑仁没有松子大。在我看来,我自己25岁之前,无论是知识道理(这知识它就是进不了脑子哇.jpg),还是为人处世,抑或是对于世界的基本看法,都是完全错误的、混沌的。但25岁后,可能量变到质变,可能大脑发育完全了,突然彻底进化为真正的智人(之前都是类人猿)。一个典型的例证是我无法直视自己25岁之前写的任何东西,无论是朋友圈、微博、小作文,还是学术论文。zrx师兄说我的暴论虽然很新颖,但他仔细一想,他身上也有类似的事情,不过他是27岁左右。27岁之前想不清楚的数学问题,27岁后豁然开朗。其实这个理论我还给同事小潘小常讲过。小常才刚刚24岁,他说王老师,真的吗?如果是真地那么他非常期待他的25岁。小潘说她自己已经过了25为啥没有飞跃,我说可能人和人有点区别,你再等一两年,快了快了。

这一岁对于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有了三个新的进步。第一个进步要感谢我的老公ss。经过ss充满科学精神的记录分析,和充满爱与广怀的包容下,我终于破解了自己情绪的秘密。为什么一点就炸?为什么伤春悲秋?为什么突然爱意满满?一切的答案是两个字:激素。我忙着小本本上面记录ss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时,ss发现其实他没啥太大的问题,主要还是我的激素作祟。姨妈前3天易燃易爆炸(在今年下半年神奇地从爆炸变成了忧郁),一点点小问题就会觉得昏天暗地、人生被毁掉。排卵期因为激素分泌,自信满满快快乐乐,只是走在路上就能喜悦地笑出声来。发现了这个奥秘后,尽管我还是很难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做激素的奴隶,但相对而言还是平稳了许多。我觉得“自知”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如果我是帅哥我自知了,那么很容易就会随时随地散发魅力。如果我是容易受激素影响然后自知了,那么很容易在发脾气的时候告诫自己,控制一下(虽然经常控制不住)吧。

第二个进步,是对于电子尘埃的回击。暑假因为要办签证,需要打印一些夫妻照片去面签(最后没用上虽然)。选来选去,每张都很细。随便买了个一块五的相册把照片插进去,翻阅时候觉得那么甜蜜、那么快乐。手机因为照片太多内存告急,而移动硬盘里还有几个G的历史记录没有整理、很少翻阅。这时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里的大相册,好几本,里面是我和爸爸妈妈的美好记忆。后来小学和初中时我抽出部分照片自己拿笔记本做“相册”,是我多年后学文献学时最后悔的事情,因为自己年幼无知破坏了原始资料。可惜没有改变历史的机会,于是我想要创造新的历史。四年级或五年级暑假参加夏令营(我的天哪,谁知道夏令营在当时是旅行社组织小孩们集体旅游……当然现在的家长恐怕也很难放心小孩被两个年轻人带着出去玩)去青岛,拿着家里的胶卷相机。我想自己的脸天天都能看到,但美好的风景只能去这么一次。所以突然大彻大悟,说一定要多拍风景、少拍人。可多年后我对青岛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摄影家拍得比我好一万倍的风景,还是自己坐在船上眯着眼睛的样子,穿的衣服还是和小表姐一起买的——当然,当年的我做这个决定,是因为接收外界事物只能靠图书馆、电视台,哪里有现在这样方便。初中开始变胖,导致一直到大四我都不太喜欢拍照,觉得自己的样子不好看。但现在回过去看,长着青春痘、笑得把脸撑得更大的样子,也是宝贵的青春记忆。恰好此时看到有条微博,似乎是个电影,主角说现在摄影设备更先进、更方便,每时每刻这个地球上的人类都拍出无数张照片,可是没有胶卷、没有打印、只是数据存储在看不见的云端。对于宇宙而言,这几十亿张照片只是电子的尘埃。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相册、青岛的照片,以及ss向我展示他拍摄的最早的视频(那个时候,ss还白得反光,头发一根一根耸立着)。于是,今年9月和妈妈去日本玩时,我不仅租了很适合拍人像的理光GR3X相机,而且在结束旅行后精心选择了200张(一共拍了800多张)照片,淘宝冲洗出来后寄到家里。当没有去成日本的爸爸告诉我,他反复翻看了很多次这本200张的影集(全部都是我妈、我,没有几张风景照)时,我觉得非常有成交干。计划自己未来的人生,还要创造更多影集,给宇宙制造实体的记录,而非电子尘埃。

第三个进步,是进一步与人和解。和童年和解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读博的最后3年,这个问题随着经济彻底独立和大量地阅读(感谢当时的知乎,现在全是编故事的和要交钱的盐选,令人悲伤)基本解决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目睹了更多人的家庭和成长后,童年创伤给我带来的痛苦进一步减少。我再也不是那个三天两头、倒头睡去时流着眼泪的女生了(还记得阿忍离开爱丁堡的那晚,三个女生的诉苦大会)。我意识到人的行为、决定都有迹可循,我的父母做出来的决策和行为与他们的成长和境遇密不可分,而没有人有完全一样的父母。与此同时,尽管有许多的坎坷,但我回望过去,依然能从很多地方辨识出爱的存在,只是我在恨、在痛苦的时候,会选择性地忽略那些爱。25岁的人生大飞跃时,我并没有辨识出爱。但32岁回看时,我确信了爱。恨与痛苦来自一个个事件,但爱却在许多的细节中:每年的新衣新鞋、绵延不断的洋娃娃、特地收好的月饼盒子……当然,我的经历也让我自己不断地思考: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父母以外,当然还有很多人。中学时候讨厌我也令我讨厌的人、若即若离最后终于远去的朋友、争吵过的彻底决裂的同学、博士导师……也许是距离在密封的教室里、在一致的日程中共同读书的日子已经倏忽近20年前,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将永远无法回到那些已经不存在的地方时,我又一次与这些人和解。并非把他们当做过客,而是意识到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所有的行为都有迹可循,曲终人散是常态,一直携手、一直坚持下去的,本来就是少数中的少数。如果与人的连接我只是在意但却没有争取,那么最后散场时候,能默默的祝福已是难能可贵。

前几天,学校发来问卷调查,小宝儿说马上就要毕业十年了。对于这种时间的飞速流逝我向来很有感觉,并经常感到害怕。我抱着ss说,怎么办,觉得太快了。读初中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但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食堂的小酥肉、老师的紫裙子、打篮球的男孩的脸,还有我用过的书包和笔盒。ss怎么安慰我的,已经忘记。但也清楚地意识到生命的时钟已经走过三分之一。上个月,因为激素的关系狠狠地emo了一次。QQ糖换了新工作,说太累了感觉自己的眼睛里都没有光了。我霎时想到了自己的曾经:本科时候不可一世、洋洋得意、妄图改变世界、看谁都是傻逼,并时常突然因为学的是中文而燃起来(不朽之盛事!那不就是劳资么!谁能想到N年后张雪峰说咱这就是舔人的服务业,我竟然觉得有一些道理)。高中时,觉得自己是(竞赛生之下的)真正天才,众人独醉我独醒,具有一种文学少女的傲娇。可是现在看自己,没有什么大的梦想,也清楚无法改变世界,每天的工作非常routine并看不到头。很久之前就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主角,但依然悲伤自己成为了一个不那么可爱的中年人。

我可否坚持眼中十中有光?我不知道。但想努力保持一点。所以还是要看小说、写微博、写日记、编小作文、打游戏,并努力出去玩。据说人过了60岁,最关键的事情是要与死亡和解。人至中年的我,感觉这辈子是和解不了了。我喜欢这个世界,并希望尽可能地享受它。可惜我又是个庸常的俗人,会希望有自己的小事业、有成就感和价值感,所以还不可以退休,还得要继续努力几年……

32岁,生命和生活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新的感悟和改变?我还不知道,但已经开始期待起明天的寿喜烧,并想起2020年的12月14日,在改完十天卷子后,听着《花海》吃的那顿寿喜烧。

Avatar

钱塘江上潮信来

中学年代最喜欢的长篇小说之一就是沧月的《镜》系列。初一看《双城》,高一看《神寂》。许多年后,依然记得在5楼女生宿舍的中午,泪流满面看到真岚在千年后等到了白璎,是不是喜剧的喜剧;而苏摩化成了潮水,在每年海皇祭的时候奔涌前来。隐约记得苏摩告诉白璎:如果你在叶城看到了滔滔潮水,那就是我来看你了。

前段时间刷小红书,有个人讲历史故事。说常凯申的阵营里,刘斐说郭汝瑰是共产党的间谍,郭汝瑰说刘斐才是,韩练成说你们俩才是,常凯申头痛自己人不要吵!但其实刘、郭、韩都是为共产党工作的。我对他们仨都感兴趣,搜搜生平,发现郭汝瑰在松沪会战时留下遗书:“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当然会为这样绝望又勇敢的话语落泪,但看到的时候我也在想。原来赚了我无数眼泪的苏摩告白白璎的话,可能隐约取经自郭汝瑰。

今天,ss开车载我取快递。路上听齐秦的歌,年轻时候的他声音像圆润的珍珠,像日光下的绸缎。《往事随风》的歌词是许常德填的:明天潮起潮落/都是我/都是我/都是我……简洁但意味深长,不需要堆砌字句,配合齐秦的声音绕梁三日,声如潮汐。但听到潮起潮落是我的时候,顿时想到了苏摩,想到了郭汝瑰,还想到鲁智深坐化时的偈语:钱塘江上潮信来(有别的版本是起,我更喜欢来,来信嘛),今日方知我是我”。

重新翻看了《神寂》,原来苏摩从未说过潮水是他,虽然这样的行为隐含了年年岁岁复来相见的意思。郭汝瑰成功活过了淞沪会战,1997年才安然去世。齐秦的好声音已经不再来,但youtube的评论区里,大家还是一如往昔地喜欢他年轻时候的歌。潮来潮往,这个多变的、美妙的意象在多个记忆和故事里翻腾跳跃,让我又一次感到一种隐秘的慰藉和战栗般的动容。这种慰藉和动容是什么呢?妙处难与君说。

Avatar

我和公寓的战争

14年本科毕业后,我就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租房生活。在爱丁堡换了三个地方,在杭州换了四个,在上海搬家两次,在芝加哥则住过两个楼。快十年时间辗转十一个住所,整体来说都算顺利,一直到今年9月,终于开始了第一次和房东的战争……

故事要从2021年刚来芝加哥开始。因为wfh,我对住宿的要求非常高(其实就算不wfh也高,我发现自己最舍得花钱的就是住和吃了……心态就是郭德纲老师说的,这个东西用了就是你的,不用只是物的过客)。SS原本住的UPC楼虽然是贝聿铭设计的,但楼层低灰超大不说,楼底下就是交通要道非常吵闹,加上年代久远,实在是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我们在Zillow和芝大的住宿介绍页面研究了半天,最后联系了Mac Properties公司——芝大所在的Hyde Park区域最大地主,超过60%(我个人觉得应该是80%)的物业都是Mac所有、运营和管理——的agent,胖胖的白女Jennifer开始看房。

看了一圈发现,选择非常有限。我的诉求是需要有in unit的洗衣机烘干机,以及空调(ss怕热,窗式空调噪音太大),加分项是有厨余粉碎机和洗碗机,另外还需要安静;ss的诉求是上班近最好10分钟以内。但满足这室内洗烘、空调、距离三个小条件的楼,竟然只有四个:Vue53,Solstice,5252和CHP。Vue53是叙利亚工地装修风格,而且管理有问题,转租率居高不下;5252距离比较远;CHP有风机噪音;Solstice所有的1b都不朝南。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Solstice,运气好还住到了顶层的penthouse。

最开始的一年,过得非常幸福。Solstice除了朝向,满足了我和的ss的所有需求。落地窗前看大海,中岛台上做馅饼,ph层的2609房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好日子直到今年4月,我们的邻居搬了进来。他们搬入之前,我们隔壁住了4个中国学生,每天安静如鸡,如果不是ss在楼道看到他们出门、打招呼,我们都不知道隔壁有人。但新邻居搬来的那天,卧室和他们客厅的共墙上传来了电钻的声音,我的潜意识告诉我:好日子结束了。

果然,邻居是一对黑人夫妇(在今年9月前,Solstice是个非常不政治正确的楼,几乎只有白人和中国学生住,黑人我比较脸熟的就一个有四个保镖的有钱大爷……导致我一直怀疑邻居是不是靠住房券住进来的,因为google map上5252有人评价这个楼不许用住房券……另外23年9月开始楼里有色人种暴增,我猜可能就可以用住房券了,太多人搬走了再不允许住房券估计入住率就太低了),他们热爱音乐,喜欢开大电视蹦迪。日常其实没啥,但他们晚上12点后还蹦,电视的低频震动就透过共墙传到了我们的客厅……我们尝试过三次沟通。第一次敲门,他们调低了声音。第二次敲门无果,我们留了纸条请他们调低声音,并offer说我们可以出拆装电视的钱,问能否把电脑挪到对墙上,他们不理。第三次敲门,终于开了,但黑人男说,他love money,他要8000刀才能够挪电视……

我和ss超级生气,发邮件给大楼的manager,在google上好评满满的Juaria。Juaria表示自己会处理这个事情,但她需要证据。如果我们听到了噪音,就打电话让前台的人上来听……我们虽然解释说这是低频噪音,不是分贝是震动的问题,但Juaria坚持要上门听。我询问能否约个时间,在manager见证下邻居开电视,来我家感受,Juaria拒绝了……

于是开始了打地鼠一样的行动。但遗憾的是,每次打电话,前台都会20分钟、半小时后才来。到后面,Juaria甚至不回复我和ss的邮件了……僵持1个月后,我回国了,剩SS一个人战斗。SS的解决方案是,只要隔壁在12点后震,他就拿拳头砸墙(心疼拳头)……

9月回美国后,邻居的低频震动继续,但12点后确实很少播放,SS的砸墙方案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我和公寓的战争却重新开始。

故事得从2022年9月讲起。当月,DOB(类似于住建局)对Solstice进行了年度检查,发现大楼外立面挂的钢板存在结构问题,有松动脱落的风险。检查没通过,DOB要求Solstice尽快处理问题。但显然,公寓啥都没有做……于是11月,一阵风城妖风吹过,一个panel咣当砸到了地上……

Solstice傻了,DOB估计也傻了,作为住户的我接到通知:公寓四周会搭起遮蔽的棚子以防止更多panel掉落;panel会被尽快检查以确保没有别的问题;工期大约30-45天。

没过多久,新的通知来了:发现更多的钢板存在问题,DOB要求Solstice把所有钢板拆下、检查后重新挂上去,并确保不会被吹落。

我不知道在中国这需要多少时间,但在美国,这个邮件通知工期1个月的事情,大约在6个月后(23年5月)完成了第一步的初步检查,工期推迟理由是疫情和天气的影响。检查完成后,开始进行新的检查和安装。不知道具体工作流程是什么,但工人们乘坐索道在楼外上上下下,而我家顶上装上了五米多的脚手架。来美国的第二天早晨7点半,巨大的电钻声叫醒了我和SS。调时差的我惺忪睡眼,塞了耳塞还是挡不住声音。SS去上班,困到爆炸的我从床上爬不起来,勉强支撑着给Juaria发邮件,问她噪音啥时候能停?

邮件发过去后一天没有回应,SS去找Juaria聊,Juaria说她不知道工期也很难做啥事情。SS去问工人,工人也说自己不知道工期,但应该还得挺久。电钻声第二天又来,实在是困到爆炸的我觉得日子没法过了,必须搬家。我和ss讨论了一番,考虑到目前Solstice的工期进度(panel都没有扒拉光,看起来最少2年),我们打算transfer到5252,并且换个面积更大点儿的2b2b住。

又追了一封邮件给Juaria问她应该找谁,但没有回复。我和已经搬走的楼友yaoyao聊天,问她除了Juaria还能联系谁?她推荐了Bond,说之前她们要sublease,Juaria没有任何用,她们靠联系Bond解决了。

Bond隶属agent team,回复我说应该找service team,随后再也没有任何回应。可能因为我给Bond吐槽说Juaria不回邮件,我竟然收到了Juaria的回复,说可以中止lease但是需要buyout,也就是付3个月房租!我当然不能接受,但再问她,她又不回复了……于是循着Bond的建议去找service team,然后我和SS艰辛的transfer之路就开始了……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处理地如此艰难?

Service team:发邮件不回复,打电话每次接线员不一样,永远告知会prior这个事情并反馈上级后call back,从未收到电话。直到有一天SS电话又收到同样回复后,我骂他们是不是racist,是不是嘲笑我们两个人是silly Chinese young couple花大钱听噪音,可能用词比较夸张,于是接线的人转成了Resident Service Associate。

Resident Service Associate:说同情我的遭遇,会告诉manager。我问她什么时候能给答复?说不知道。Manager联系方式能不能给?不能。Manager在办公室我可以walk in吗?不能。我到底能不能transfer?需要manager给答复……我又发飙了一次,说我要住2b,租金更贵,为什么不能换?这时候这个asso突然大梦初醒,说你们要upgrade啊?你不早说啊!给了我们她的邮件要我们发邮件确认是个upgrade,说第二天联系我们,随后失联。

Leasing agent Danielle:我翻邮箱,发现之前open house的时候,这个Danielle发邮件问我要不要换到5252去住。发邮件给她问,无回复。

此时求告无门,非常痛苦,每天听着噪音睡觉,精神濒临崩溃。有天实在是太吵甚至跑到lobby去睡觉,还被前台吵醒让我回unit。我把录音播放出来,说这是人住的地方吗?我难道不想回unit睡?前台悻悻走了……我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先给Yu发了邮件,然后就直接去Mac的office了!

Yu:open house有一面之缘的华人员工,负责公寓楼相关的活动。我说大家都是华人的份上,你跟我说我到底应该找谁去transfer?她说她在度假,她也不知道应该找谁,但是抄送了manager,看看怎么办……

Leasing agent Lisa:在office遇到的agent,我说了我的情况,她说是可以transfer的,只是我的lease不满六个月(我:我不是都住了一年多了吗?她说Mac只看新lease的时间),所以要付2个月的租金去transfer。我说这个再说吧,先确定能transfer就行。她记录了我的情况,当场发了邮件给自己的manager,并大概确定了我想住5252的哪几个房子,说第二天联系我,但并没有,电话打不通。

Regional Manager:不知道是Yu还是Lisa发的邮件导致的,她说她要来我家visit来确认情况。我也不知道她是来干啥的(现在都不知道),就说你来吧。此时失联了一早晨的Lisa联系我,得知这个情况后说必须要Regional Manager和我聊完后才可以再transfer……Regional Manager先放了我一天鸽子,再重新约了第二天,又放了我一天鸽子,最后打电话问我。电话打完了,她说她new to Mac,要回去查规章制度才能告诉我怎么办!并贡献经典名言:But everyone is listening to the noise (why only you want to transfer)。我气炸了,挂了电话就回她邮件,我说因为我住ph,楼顶就是脚手架,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而且越近越大!这是中学物理课的内容,你不懂吗?!当然,她并没有回复我的邮件,也没有说sorry……

Leasing agent Danielle:突然大梦初醒联系我,问我有没有tour 5252?我说我已经联系过Lisa了,但没有人tour我。咱们保持联系万一Lisa不理我了呢(实践上Lisa确实失联了一个早晨)?Danielle立刻积极表示可以tour我要做我这一单,但随后被Lisa发现,两个人内部协商后最后Lisa做了我的agent,Danielle退出。

Leasing agent Lisa:得知Regional Manager鸽了我后,突然表示,我必须要去和Juaria谈我要transfer,Juaria有权决定到底咋样。我说我不想见Juaria,她说我必须见……

Juaria:和我面对面谈,我问她为啥不回复我邮件,她贡献经典名言“I know everything but I can do nothing, so I did not reply”.她说她啥都不能决定都是听老板的,并突然大梦初醒,说要transfer那得找agent啊,找我的好姐妹Jennifer吧!我当时都想打人了,你早点回我邮件让我找Jennifer,我也不至于和service team纠缠这么久浪费时间……另外我一开始宁肯联系Danielle也不联系Jennifer,不就是因为去年付房租出问题时候她神隐吗——双J真是神隐姐妹花,奇葩不分家!

后面就是和Lisa看了房,然后开始argue两个月的赔偿款问题。三个月的buyout选项先被排除。随后Lisa和她的manager Ken和我对战。一开始他们要我2个月房租作为赔款,我花了65刀注册了just answers咨询了律师后,律师说噪音侵犯了我的安静权,我不愿意付这个钱是合理的。但如果想捍卫权利,得先发个written notice(维权第一步,不能绕开),给14天时间让公寓整改;随后发demand letter,再给14天等公寓整改;然后上small claims court,需要1~6个月左右时间开庭……显然,这个时间我们是等不及的。

与此同时,Lisa援引之前的合同,说合同里我签字放弃了安静权,所以得赔……这个放弃的安静权,是在我们初始签字的合同里,有个construction addendum,租客声明所有因为construction造成的问题,自己都放弃了索赔的权力,并承诺放弃了quiet enjoyment,也就是安静权……我的朋友小宝儿是JD,跟我说虽然上法庭Mac必输,但是在上庭之前就是得按合同来……考虑到上庭的时间成本,我和ss决定屈服。

几经周折,最后Ken和Lisa给的方案是:付1个月的房租作为赔款,与此同时必须一个月后才能搬进去,理由是如果要搬出需要30-day notice。哪怕我援引伊州法律,14Day就可以,但他们还是坚持30Day……原因是所有人都是30day notice所以我不可以(那为啥一开始2个月赔款就可以直接搬呢?这不就是扯淡)。

说实话,我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如果我早一个月搬的话他们还可以多赚一个月2b和1b的差价呢!可能公司不是自己的,就并不在意公司赚多赚少,核心还是不要有意外流程……

重新签5252合同时候,我和SS震惊地发现,不仅没有任何新的优惠,原本的车位优惠也被取消。而且只要发邮件给Lisa问优惠,她就神隐。更搞笑的是,5252的合同里也有construction addendum!我原本以为是Solstice开始修panel后给合同里新加的,没想到全都有!?咨询律师,律师说,这个条款肯定是违法的,法律明确规定房东不可以在合同中waive自己的责任。但是还是老问题,如果不上庭,还得按合同来……我们问Lisa能不能不签这个section?说都是标准合同,不能改!律师建议我:反正也是无效条款,就签了吧,有合同总比没有合同强……

我和公寓的斗争就此告一段落。为了能安稳度过搬家前的这个月,我在CHP找到了短租(插曲是本来在Solstice短租但临时被放鸽子,没想到CHP这个没租出去,恰好还能住),自己掏钱住到月底;SS因为在电钻之前起床,就继续留守Solstice——每天早晨SS给我说有电钻的时候,我就内心暗暗庆幸。

有意思的是,关于Solstice没有通过DOB检查的事情,是我们从Hyde Park Herald《海德公园先驱报》上面看到的(与此同时,又发现23年的check,Solstice又没有通过)。这是一份HP当地的周报。SS说,我们这么惨,需要想办法告诉一下其他人……我发了小红书(CHP的舍友都刷到了,为我落泪)、google map评价(并发现我们吵闹的邻居也给了个差评,说楼一直在修,SS说男的好像也是wfh,不差评才怪……同时邻居说楼里有aggressive long-term tenant,猜测就是指拳头砸墙的SS😂)、BBB(好像还没有发出来,得老久了)。SS自己发了个有引文的google map,结果1周了还没有放出来。盛怒之下,SS联系了《海德公园先驱报》的编辑,大概讲了我们求告无门的故事……今天编辑联系我们,说要采访一下,我们速度同意,虽然《海德公园先驱报》得影响力可能都比不上《唱唱反调》……

漫长的战争有了终点,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忧思和幻想:有时候去zillow看sale的offer,20w刀就能买个老楼,和租金也没差了还能有年化7%,但确实金额太小还得重新装修有甲醛不能立刻住;有时候睡不着一条条翻mac properties的google评论,发现邻居们遇到的情况千奇百怪比我们更糟糕但也都解决不了除了搬(噪音是家常便饭,还有bed bug,大蟑螂,大老鼠,圣诞节停暖停电……);有时候想是不是就不应该买房,这样遇到不好的情况还能撤了换个;有时候又觉得是不是因为在老城区确实不太行,比如妹妹在阿姆斯特丹只能买狭长的筒子楼(因为阿姆当年交房产税是按宽度,每个房子都和筷子一样窄窄长长)还没有光纤只有铜线,我在HP所有可选的楼就3个还都是Mac的,全是因为地处老城区改造困难;有时候又觉得我和SS真是正直的好青年,从头到尾没想到sublease给别人自己跑了果然是天生一对……好在最后问题解决,我和SS惨胜,但对于华人在美国受到的歧视(整个过程中,Juaria对狗都比对我客气)、讼棍国家的糟糕合同有了更新一步的认识……

对于Mac而言,他们的好日子无穷无尽:垄断了芝大附近所有的豪华公寓,房租涨到比downtown还贵20%也有大把和SS这样必须就近工作的人来住;一茬又一茬的硕士生过来,只会和周边比价(然后全是mac的楼)而不会在意去年的价格——这就是为啥必须反垄断!对于我而言,希望在墙更结实、玻璃更厚还朝南的5252过上好日子,不要又被DOB发现问题啊!不要又有吵闹的邻居!拜托了!

Avatar

为什么我不做高校文科教职(下)

当然,学校生活不是只有科研论文和教学,毕竟我也没有怎么认真搞科研论文教学。不考虑这些,我真地还是很喜欢在学校的——这也是为啥我换工作时候申请了一大堆学校的行政岗(可惜一个offer都不给我。唯一给我offer的HZSWDX本质上是个讲师,还是个坑爹的预聘制)。尽管很清楚自己要离开,但是我还是尽可能地参与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和学生们在一起总是非常快乐,我上了好多门课:自己开的研究生课讲《西游记》上得最认真,和学生们每个课件跳猫猫操活动身体(后面小姜同学特别感谢我就是意外之喜了);给留学生上的重修的《古代汉语》最水,充分感受到了跨国学渣的渣;《古代文化导论》也是留学生课,和各种中亚的学生聊天并感受他们的迟到精神也让我觉得挺有趣;《人文学科导论》是和其他老师的拼盘,我讲《人文学科的未来》,答案是没有未来(并发现自己工作没有前途的另一个原因:学生都是被招办骗过来的理科生,大一下就要转系学计算机了!);《礼仪文化》是好心肠的赵老师分给我上一半的课,因为基本上都是研究生,所以效果也还行,还和学生们一起看了小津安二郎的《晚春》……上课之外,我还做了次诗歌大赛的颁奖嘉宾(学生们送我一本《心之所向》笔记本,成为了我的日记本)、参加了研究生的招生面试(出英语题,见识到了为了刷学历读研的学生有多鸡)、和研究生班搞了好几次聚餐、被立志转系但很喜欢的漂亮妹妹一宁pick为她的本科生导师(把大表姐夫送我的点读笔送给她,娃开心地发了朋友圈)、稀里糊涂地被骗去搞了抖音直播讲文献学生们在网上拼命给我点赞……做老师,如果只需要上课,发非c刊论文就好了,5000块钱我也干,因为真地很自由、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学校还是很有那种老式事业单位的感觉,食堂好吃便宜,逢年过节发许多针头线脑,还经常搞各种活动。我参加了教职工五一摄影大赛,拿到了三等奖(奖品是自拍杆);春日健步走活动,参与就有奖品(玻璃饭盒);运动会获得了跳远和百米跑青年女子组第四名,奖品是宜家杯子、手机扣和被子(送给了张老师)……学校发过核桃、洗涤套装,组织过团购买杨梅、扶贫买茶叶(忘记了)。学院则搞过疗休养去富阳,我和爱养乌龟的苏老师睡一屋,在富春江旁边散步聊爱国主义……

另外,因为我的青年教师身份,我还很幸运地和考试院熟悉了起来。20年12月底和一大堆上海、浙江的老师一起阅卷,和白老师、韩老师等建立了友谊。21年1月则被邀请去🌊⛰,封闭了14天出题,认识了一大堆厉害的老师、教官,还因为在🌊⛰写的日记,和ss相爱……这辈子都忘不了🌊⛰!后面可能因为有经验,可能因为前院长推荐,还去出了自主招生的题(然后把脚踝扭了),认识了厉害的赵老师、胡老师、张老师x2和王院长,了解到了海量学校八卦(写日记写得手都痛)并学会了杀鳖。

最后,虽然大家都很穷,但是我们系和学院的氛围还是挺好的……我以前开玩笑说是屌丝之间的惺惺相惜,现在想想看,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素质都比较高。除了2%的老师(我很久之前就发现,人群中傻逼的概率大体就是2%),无论是院长、系主任、前院长、同事、行政老师(陈老师都离职不干了!),都对我特别特别好。我尤其喜欢系主任老师,上课上得特别好,充满了魅力。因为研究诗歌,系主任老师说话也像诗一样,做人又宽宏大气有自己的坚持。不做她的同事是我本人的最大损失。

可以说,如果没有论文要求,我肯定会一直在学校的!遗憾的是,没有如果。我不是一个能接受自己是学院废物的人,尽管确实有这样的学院废物老师——我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3.个人状态的变化

3.1城市的选择-杭州性价比下降,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3.2谈恋爱了要考虑未来发展,成长经历让我不想永远分居,SS回国后具体在哪里不确定,上海的户口是最难拿的其他都简单。所以先趁着2年拿上海户口。

(2023年9月复键成功,我要开始放水了,这个点也合起来写,要不然飞机降落了还没有写完,……主要是现在都结婚了啊喂!!SS已经成功上位了!!)

当初博士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思考就选择了杭州。尽管只来过几次,但是实在是太漂亮了……刚好因为各种原因我杭州的朋友、基友也很多。所以基本上只投了杭州的学校(后面因为想教中文系来了三无大学就是另外的故事了……人生呐!如果当初选了清华,如果当时去了浙大,每一个如果对应了不同的未来,而每一个无法后悔的选择铸成了现在的我)。在杭州一年半,也确实是特别开心:很多次沿着钱塘江骑车、在西湖大公园骑车、去摘草莓、吃豆腐鱼、和杭城姐妹花们一起玩密室逃脱、走浙大毅行(然后后面一周腿都快断了),在健身房和3个帅哥教练打拳撸铁一斤没瘦,整牙、做了眶隔释放、扭了脚踝去扎针,和好多好多有好有坏的男生相亲然后优中选优遇到了ss……这座漂亮又现代化的城市留下了非常美好的青春回忆,好到我都考虑在杭州买房(笑)。

但是,杭州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5000-7500-9000的工资成长路线和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之间不匹配的问题。目之所及的未来,2004年的那份文件将继续有效,但我不能接受自己一直补贴高等教育。另外,论城市发展,可能确实还是一线城市更好一些,尤其是各地房价都在跌的情况下(一语成谶啊,2021大家还在疯狂买入,2023啥人都不买,刚需都不上车了)。

再加上我已经谈起了恋爱,2021年中的时候,基本上就觉得ss是我的真命天子了(ss应该大笑出声,他确实是),那我必然要考虑两个人的未来计划。小时候爸妈因为工作异地分居,让我清醒地意识到绝对不要长期异地分居,尤其是有了小孩后。为了不异地,我想换个工作,最好是更自由一些、能和ss在一起的工作。但ss未来在哪里谁也说不好,所以最好是可以远程的工作……综合考虑,我觉得上海的户口是相对最难拿的,那不如先趁着政策,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拿到上海户口后,然后看命运把我俩推向何方。

4.个人心境/人生价值观的变化

(2023年9月复键成功,我要开始放水了,要不然飞机降落了还没有写完,……主要是现在已经彻底转行了,虽然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

我和ss讨论过很多次,到底博士后做完了去做学术还是工业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学术和学历有特别强的吸引力(我觉得主要是受到科举制影响……事实上后面做中介老师,很多学生就说也不知道做啥,先读个博士学历搞上了再说。可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博士面临的选择更少而不是更多),读完博士再做教职天经地义。我当初想要做老师,一方面来自于这个天经地义,另一方面我自己的性格就是好为人师,又比较直接,太弯弯绕绕的事情做不来,老师很适合。但在适合之外,其实我并没有特别想好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就像我现在都没有想清楚自己人生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一样,尽管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大多数选择都是主动的。

老师对我而言,或者说在三无大学做老师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重复性太高,而且面临的失败太多。之前说过,为了凑课时数,经常有同事老师一门课开三四个班反复上,尽管教学是缺憾的艺术,但很难讲一周上三四遍还是否有激情。失败,除了写论文写不出来、发论文发布出去、申课题申请不到外,还因为如今的学校和过去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与其说是教书育人,不如说是学历背书。学生们很少有那种真正的对知识的渴望,大多数还是希望能拿个好成绩,毕业了好找工作。而想要好好学习的娃,听我的课还不如去听网上北大的公开课呢!信息技术拉近了高深学术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让我这种中不溜秋的老师感到有些无力。期末考试、作业,大多数学生的完成质量都不高,但三无大学没有(且没有必要)设置正态的要求,于是全员90分,最高98,人人都满意,但我内心还是觉得有点点失败。

综合来说,我还是觉得高校教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三无大学的我并不适合继续做。我很难做好(发不出论文),而且注定做不好(没有大腿)。与其做一个废物,不如探索一下是否有其他的可能?作为一个快乐的射手座,我觉得我和很多人的不同在于,相对而言不畏惧改变,总体来说比较勇敢。在一个我做不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尽管这个事情带来许多好的面),对我而言是一种委屈。所以我非常渴望改变,刚好我也有资本和能力去改变,那么为什么不试试看呢?

当然本质上,不做高校文科角质,是我还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适合做什么,什么做得好。在学校一年半并没有让我确定自己的意义,也没有让我觉得我一定可以做好因为我做不了科研。所以我想:要尽可能探索一下。如果不变化就永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了。两年前从三无大学离职是这个原因,今年从中介离职也是这个原因(中介其实我做得挺好的,也比较适合,但我确实觉得对身体不好)。

2021年8月27日,我写:生活对我而言是一团乱糟糟的云,方向和终点都是位置,活到快三十(复键感言:过三十了!!!)还是糊里糊涂,不知道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哎!我的为啥我不做高校文科教职还没有写完,若是写完了,可能就彻底想开了……现在偶尔还是有点想不开,后悔倒是不后悔的。

2023年9月18日,生活对我而言还是一团云。不过整体而言,我觉得自己很快活,但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糊里糊涂。部分如我所料,在写完这篇文之前,我已经与自己彻底和解,想开了就是不适合做科研做教职这件事。

总之,拖拖拉拉2年又2个月后,终于写完了这篇《为什么我不再做高校文科教职》。要特别感谢网友“戈多来了吗”两年如一日地催促我还积极给我提供素材;感谢成功上位的我老公ss见缝插针地督促我,每次坐飞机都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写这篇;感谢我现在的工作和老板,让我有时间和精力去回顾过往;感谢JAL舒服的椅子,我以后还要继续坐JAL的越洋航班……

人生未定,未来未来,我至今还记得去系主任办公室,告诉她我想离职时候她说的话:“我40多岁的时候,才确定自己最喜欢的是诗歌。现在每天拼命读诗、写诗、译诗,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累并快乐着。找到毕生所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找到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很庆幸我找到了,希望你也可以找到。”

希望我也是。

Avatar

为什么我不做高校文科教职(中)

1.4 国内科研考核

1.4.1

现在国内大学的教学科研岗合同,无论理科文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年薪制的海归轨,会规定好最低的发论文额度,达不到就非升即走,一般1-2个聘期(有的是三年有的五年)后可以考虑给转正,也有部分学校不给转正了。另一种则是有编制的常规轨,签长期合同,有点类似于公务员。编制虽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学校都会让签个补充协议(过去是10年,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改5年了),比如说三无大学就规定了5年要发3-5篇C刊,申请到1-2个课题等等。年薪制理工科多一点,编制的文科多一点,都很坑,我这里只谈文科的情况。

三无大学的补充协议规定了5年的聘期考核,如果考核不成功就不会续聘,也就是有编制也不要你。对于文科这种发论文搞课题周期比较长的学科而言,很多人都想那我厚积薄发,只要5年到期之前凑够发表和项目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学校才懒得等你,在聘期考核之外,一年还有2次考核,比较重要的是关乎年终奖的年底考核。三无大学科研和教学打通,每年有4个工分要拿,最少要做到80%也就是3.2个工分才可以拿到良。如果不是良的话,年终奖就只有一点点了;如果比良还要低,年终奖还会倒扣。3.2个工分,大致相当于1篇C刊加上120节课(时间久远可能记错了,总之大约平均下来一学期要上4门课)。如果没有c刊,基金项目也可以算工分。还有一些有的没的活:当班主任、带毕业论文等等,能稍微算点儿工分,几乎是聊胜于无的那种。如果连续2年年终考核都做不到3.2分,就会被建议辞退——从这个角度来说,看似有编制,但根本不是旱涝保收。假设因为编制,赖着不走,也会成为学院里人嫌狗厌的存在:因为学院都是要从学校拿经费的,自己创收(文科院系很难的)不足的学院,如果合起来工分不够,学校给的钱就会少;上进的同事们需要匀自己的工分填补拉后腿的人的工分,多干了活但钱无法增加太多。

也有人(包括我们学院的很多同事)想,反正科研和教学打通,那我发不出去论文,拼命上课可以吗?很多同事就是如此操作,一门课开4、5个头,就是开4、5个班,一周重复的内容上四五次,只要备课一次就有相对足够的课时数,一年凑320节课似乎是可以完成的任务。但这样也恶性循环,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上课越来越多,做科研的时间久越来越少,反而更难出成果了。但要专心做科研,当年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我的很多同事都采用上课一年、科研一年的方法,交叉进行。这样不会出现连续两年不合格被劝退的情况。

可是我入职后不久,就发现如此操作行不通了。教务处根本不让人好过,先是突然规定说不走小班教学路线,上学期选课超过80人的可以保留,不足80人的不允许分班教学;然后再说不足5人不许开课(这个我其实能理解)。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教务处按照三年前的课时量规定最高课时数。三年前考核还不怎么严格,很多老师比较放飞,论文写一点点,课也只上一点点,反正考核能过就行。但突然教务处宣布要搞“教学编制”,按照三年前大家放飞状态下的课时总数,除以全校平均课时数,算出教学编制数,从而限制最大课时量。什么概念呢?假设三年前我院有30个老师,一共开了60门课。教务处根据全校教师平均的授课量,假设是5门,用60/5=12,得出我院只有12个教学编制。紧接着,教务处规定每个老师最多上280节课/年,超出部分不计算工分只给算钱(一节课十几块的课时费),则我们全院一年最多上12教学编制*280节/32课时=105门课。三年后,我们的教师人数增加到了40人,但教学编制是三年前决定的,此时40个老师分105门课,平均每人2.625节,也就是84课时,大概只有1工分。这样的情况下,余下的3.2-1=2.2工分必须要靠发论文来完成,但发论文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朝令夕改的教务处,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先啥都不说就看人瞎搞,然后突然宣布瞎搞时期的行为是未来的统计标准,没有任何补救和更改的空间。颇有一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

1.4.2论文-课题/项目-论文的死循环与升职、跳槽的艰难:

终于说到令无数搞古代的中文系少女半夜哭泣的环节:发论文了。读博第一天,参加学校的“做个好PhD”seminar,一个学神经生物学的博四姐姐瞪着琉璃般的双眼,告诉我们:the only thing that is important to PhDs i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and publication。(2023年9月,回美国飞机上复键成功!)在她的鼓励下,我虽然一再懈怠,但在我导师震惊的眼光和(应该还是比较)不遗余力地推动下(我现在想想。他其实不是不爱我,只是大多数他的博士都非常佛系,他已经丧失了爱学生的能力,没有办法指导我。但在指导学术之外,无论是给我发会议和期刊消息还是帮我联系人还是比较积极的),比较幸运地博士期间攒了一些发表,虽然以会议论文为主,但好歹比没有强,好歹靠简历上东拼西凑的内容找工作的时候拿了一些学校的offer。但我的师妹壹号就比较惨了。她博士期间应该一篇论文都没有,虽然博士论文写得不错,但去找工作就是找不到,因为每个学校都要求她有论文发表。外文期刊自然是非常难的(做现代文学),国内的C刊发表更加恶心:因为C刊需求和供给差异巨大,所以只要是C根本就不愁没有文章,于是许多C刊设置了条条框框减少编辑的工作量。例如我联系过的一个期刊,就说博士和讲师论文一律不发,副教授需要有名家推荐(也就是抱大腿、挂课题项目)才能发。而像这样的C刊一点都不少!作为一个新新毕业的海外博士,师妹壹号怎么可能在没有教职没有大腿的情况下发出去C刊?找了半年一个offer都没有,她想要不然就退一步做博后。博后期间抱上国内老板的大腿,好歹发一两篇。但博后竟然也要C刊!有的学校要2篇才能进站,有的3篇,有的5篇。我的天哪,在很多学校5篇都能评副教授了!师妹壹号陷入巨大的痛苦和无法跳出的死循环中,整整一年半毫无办法,打电话找我哭诉问为什么这么难?

然而命运最后竟然让她入职了一所顶级985的文学院。具体细节我没有去问,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离职了三无大学不搞学术了。不过,显然,这背后有非论文非学术的因素。学妹现在在这个学校过得非常好,论文一篇篇发出来。她的能力显然是有的,她需要的,就是一些特殊的力量让她进入好的平台抱上好的大腿……可是天下之大,有多少人有这样特殊的力量?

但入职后,故事并没有结束。工资一个月就5200,想要多赚钱,就得要晋升。三无大学教务处给了特别详细的考核标准,完全量化。走教学岗升值教学副高,要上课、有精品课、有教学大赛名次,还得有课改论文。我看了下,全校也就不超过10个老师能做到。我们系有个非常厉害的男老师,讲课简直艺术,想走教学岗升副高,但工作多年就是升不到副教授——为什么?因为理工科大学选人参加教学比赛,是不会选送文社科的老师的。没有教学大赛,就永远无法评教学副高。

至于走教学科研岗升副高,就要有c刊、有课题、有基金,还得有教学量。勉强符合要求的老师,我们系就攒了5个,轮到我升职可能我都快退休了。三无大学某强势院系,据说攒了100个讲师,两年0晋升。是大家不给力吗?不是的,已经卷起来了,但名额总是稀缺而有限的。这种根本不给人活路的考核,除了有一个编制的名头听着好听骗山东父母,我简直想不出来有什么人会傻傻地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顺顺当当在符合条件的那一年(如果有的话)顺利评上副高。

如果说师妹当时面临的死循环是没有大腿没有C刊,没有C刊就不能找大腿;那么入职之后的死循环就是没有C刊没有基金,没有基金没有C刊。啥意思呢?C刊基本上都得要挂项目号才能发出去。没有挂项目号的文章孤木难支,我认为本质上还是那个问题,供给太大所以项目号变成了一个筛选的要求。那么怎么样才能够申请到课题/项目/基金呢?三无大学有专门的培训教大家申请国社基,我也拿到了国社基/教育部博士后期资助申请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想要申请到项目,在表格里面要写相关领域之前的发表情况。换言之,就和research proposal一样,申请课题不是从0开始,而是通过展示之前的科研成果告诉教育部有能力做这个课题,这课题也有一定价值要不然不会有相关论文发C刊……在看到表格的那一刻,我觉得晋升的大门向我关闭了:我需要在博士硕士阶段就做相关的课题,抱老师的大腿发C刊,然后在博士论文中做相关的题目,这样才可以申请到博士后期资助。有了后期资助才能挂后期资助的项目号发相关的论文,然后靠这些论文再申请国社基……环环相扣,而我从博一就已经走了错误的路。

三无大学的新手保护期严格来说只有1年11个月,因为第二年年底就开始动真格考核了。但是1年11个月,不足以让我逆天改命,所以对我而言,还是放弃比较好。

1.5科研造成了对文学的去魅

我其实从小就是一个很矫情的文学少女。会背诗背文、会看二十四史、会摘抄美丽的文字……可以自豪地说,我比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更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我对于文学文化文字的喜爱让我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从何而来。在读博士之前,我非常喜欢古代小说、戏曲,觉得有独特的美感和价值,有事没事也要看看相关的论文,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冀。但是,在一次次写不出论文的折磨下、在一次次投稿被拒的伤心中、在viva时候不断被质疑的过程中、在讲师阶段修改自己论文申请项目的过程中,我对于小说戏曲的爱消磨殆尽……博四写不出论文的时候,我经常会读诗、抄诗,咋看咋觉得唐诗宋词眉清目秀,而我的研究对象非常无聊……再往后,我的兴趣变得越来越驳杂,一下子觉得考古有意思,一下子觉得先秦有意思,一下子感觉人类学社会学有意思……反正只要不是我搞的东西,都有意思!我意识到,这种经常让我质疑自身价值的科研使得我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欣赏和喜欢古代小说和戏曲了。当爱好成为工作,当阅读成为负担,当自发的好奇被寻找问题的压力取代,我觉得自己失去了作为一个矫情的文学少女的快乐。

但是这样的快乐,对我真地非常重要。且不说为往圣继绝学这种大的目标,就单单说在一个国际化的世界中保持对中文的敏锐和喜爱,从而确定自我的存在,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快乐实在是不可或缺!

事实上,在我离开了三无大学后,我对于戏曲/曲艺的喜爱又捡回来了……要特别感谢郭德纲老师……

2.待遇的迷茫

2.1教职待遇很差但工作量特别大

2.2职业发展前途受限

2.3学校生活的快乐与悲伤

(2023年9月复键成功,我要开始放水了,这个点合起来写,要不然飞机降落了还没有写完,……可能因为过了2年了,想吐的槽没有那么多了,笑)

距离第一次写这篇文已经过去了整整2年,而我换了2次工作,但是回头想到三无大学的待遇,还是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要说。整体上三无大学和同省其他大学一样,在待遇方面走满头问号路线。据说,全省大学老师的工资,是根据2004年的一份文件确定:讲师5000,副教授7500,教授9000。于是从2004到2023,快20年的时间,全省老师都是这个价格。想多赚钱有2个路(我之前写的文科青年教师发财致富指南会更详细一些),要么搞科研,发表拿奖励赚钱;要么搞副业,寻找事业第二春。文件是不可能改的,因为城市好、省份好,人人都想来。不多给钱就有韭菜一批又一批,为啥要改呢?但工资也确实是太低了,在三无大学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基本上都是在用自己的钱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原本还想住学校宿舍省钱,但先是因为太潮湿我得了荨麻疹,再是学校偷偷打算把住宿费改为1300元/月(我们还搞了1300反抗组织,不知道组织者范老师有没有逃离苦海……)。于是在宿舍住了五个月,我搬到了(现在还是最最喜欢的)东方君悦住,更大力度地用自己的钱支持高等教育……至今我还在学校的宿舍群里,不为别的,就为自己如果哪天后悔了,回头看看群里三天两头停水停电缩坏空调坏水龙头坏的报修信息,坚定自己的意志。

和极少量的钱相比,是极大的工作量。前面说过,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就算有编制学校也可以解除合同(之前离职的时候,因为要给三无大学赔钱,我还专门咨询了做劳动法的王老师。王老师说,我们和学校是聘用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有编制的人不受劳动法保护,如果出问题不能打官司只能走人事仲裁,但仲裁的结果通常都不成功,因为学校给我们做了新教师培训辅导我们考教师资格证,要赔2w辅导的钱很合理)。有心奋斗副教授的范老师对具体的条条框框更加清楚(虽然是理工科):要评副教授,需要有一个国际级课题(对应文科国社基/博士后期),一个青年基金课题(对应文科省级课题),有2-3篇好论文(对应文科3篇C,2篇肯定不够的)。与此同时,教学上面3年内有2个B(不是学评教,是整体对于教学的评价,包括课时数、课题、学评教等等等),但是因为青年老师上课少(教务部不给新老师批,我自己申请过,前院长还帮我去争取了,proposal和syllabus写得天花乱坠也没有通过,就因为我是新老师),所以想要B就得去申请教改课题,发教改论文,并且每年还得最少96课时。这些条件限制实在是太多了,每个事情都要花大量的时间,但是做了却拿不到多少钱。辛辛苦苦奋斗5年,工资涨2500,但税也要多扣一点……有动力评到副教授的青年教师,许多人评上了就立刻走人,由下家出违约金。如果稍微懈怠一点,又没有论文又没有帽子又没有项目(比如我),时间久了,跳都没有下家要,就只能继续在三无大学拿着5000的工资悲伤混日子。在范老师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上课、拼命发论文,因为上课对于跳槽没有用,而论文是硬通货。前面说过C刊的问题,要论文你就得要大腿、要课题,所以可以说,我自己通过努力去跳槽改变5000块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职业发展前途可以说就是零。

Avatar

为什么我不再做高校文科教职(上)

2021年7月1日,我提交了离职申请书;7月7日,交了一万八的赎身费(违约金)后,拿到了解除聘用合同的通知。从2020年1月15日至2021年7月5日,长达一年半、三个学期的三无大学教学科研岗/讲师工作到此彻底结束。

对于我而言,做这个决定轻而易举;但对于我们系、我们院、行政楼的部分老师,以及我的部分师长而言,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选择。离职要去32个办公室盖18个章,有的行政老师很理解,但很有一些人疑惑“你有正式编制,为什么要放弃?”告诉我非常喜欢的潘老师、李师兄,他们都是犹豫再犹豫,很久后才回复我“虽然非常遗憾,但尊重你的选择”。

一方面,想对我的教职生涯做个总结,一方面也希望能够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所以决定去写这篇小作文。

大纲其实是2021年6月定的,那会儿已然告诉了系主任和院长我的决定。不过交接工作很忙,所以直到今天(2021年7月8日)才写。我想从科研、待遇、个人生活状态、人生心境四个角度记录和分析下我的选择。

1.科研的迷茫

教学科研岗,顾名思义,就是又要做教学又要做科研。我因为话多又一直带各种家教学生,对于教学一直充满了激情和热爱。但对于科研,我的整体感受就是痛苦而迷茫。痛苦来自于我自己科研能力很差,迷茫在于对于意义的问询:“我干这个事情到底有用吗?”我的朋友四萍(复键补充:四萍都开始做教职了!!)说,她现在靠“追问意义本身是无意义的”来解决意义问题,可是这句话无法解决我的问题。

1.1我的科研能力

写这个小标题我自己都快笑出声来,这是一个并不存在的东西。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这是个量化的世界,所以科研能力用写论文能力来代替。对于科研,我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第一是选题高度依赖材料。我是学文献出身,这个烙印给我太深刻的影响(前段时间有朋友聊天时候说用文化学的角度去看材料,发现文本、版本根本没有意义,我和四萍激烈地反驳,但我其实很清楚在很多时候确实如此,至少写论文是如此),以至于我没有办法跳出材料去做科研。博士论文做戏曲——因为有孤本戏曲这个文本所以比较顺利;本科论文做小说——两本小说对勘、方法固定成果显著;学年论文倒是纯文献的,做个目录——目录书就在那里,只要仔细分析对比序跋就能有产出。可以说,我不知道怎么脱离文本本身去做个我觉得好的研究。那么在文本尤其是新文本有限的情况下,我就没有办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切入口去分析研究,也就没有产出。作为文献出身的人,我无法说服自己放弃文本分析,甚至觉得任何研究不先搞清楚材料问题都是垃圾……但显而易见,古代文学的新文本太有限了,有限到如果谁发现了新的都不愿意共享出来……没有新材料的我,对于旧有的材料却没有什么好的拼贴方式,于是什么都写不出来。

(2023复键补充)如果没有这个“新发现”的文本,那么做学术的方式就变成了扒材料。现在一个趋势就是先给结论再找材料补充。下文提到的乔志建批评戴史翠事件,我有个在hyps读PhD的师姐说,自己的老师告诉自己“我蛮喜欢你的观点的,但是don't force it if you can't find sources”,虽然师姐老师这个话是没错的,但其实暴露了观点本身部分基于想象然后再找sources的事实……其实正常的科研顺序应该是先读书,然后模糊有个观点,然后再研究论证深入。但是现在很多时候,确实是先有观点然后再六经注我。尤其是西方汉学,很喜欢用中国材料去解释当代哲学思想,这是很不好的趋势,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事实上在这样做。材料还是哪些材料,怎么解读就看这个人的切入点是啥,我有时候有些迷茫,我们真是在更深刻地了解一段过往吗?还是在制造新的学术垃圾?

第二个问题,则是撰写论文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了基础的遣词造句,也包括了战胜拖延症。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我向来是先写大纲再写正文,正文1w大纲会有6k。这6k字的大纲其实是基于2k的初期纲要——而这个短小的初期纲要才是我自认为的论文的真正核心、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增加的4k字是一些必须的支撑材料,再多的4k字则是连缀论文的句子,以及一些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但读者又需要的解释说明。我做文本研究分析速度尚可,写初期纲要也还比较迅速,但纲要拓展到大纲就要拖延最少一两个月,大纲到正文更是拖地无边无际……为什么拖延呢?真是爱玩吗?未必。我总是在想,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废话?为什么写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先给结论再找例证的感觉(虽然实际科研中,顺序完全是相反的,但“写”的时候总是要多找些例子让文章显得有说服力)?为什么我不可以给大家看精华的大纲而要看增加了许多赘肉的正文正稿?在这种自我怀疑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而我一事无成。与此同时,我的初期纲要总是非常简洁直接,病句超多就我能看懂,完全不符合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把这样的纲要改成人能看的文字本身就很难了,而要把注水肉改成编辑们喜欢的那种浅近文言/英语,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拖延症愈发强烈,到头来青春耗尽,什么都没有做出来。

科研能力差、写文章能力差,这样的我,真的适合做科研吗?如此自我怀疑,从博士后两年就已经产生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如今我可以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说自己就是科研能力为0,我就是做不出任何有价值有意义的好东西,和同样做科研的人相比我就是不行。但这样的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确实是经历了太多痛苦的思索的夜晚才拥有的。

1.2古代文学研究本身的局限性

1.2.1古代文学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古代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就这3000年的东西,有纸质出版物也就是1000年,我们的材料看起来多,但是并没有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就更少了。经典的作品,核心的问题,早八辈子都研究地差不多了。悬而未决的问题,要么就是那种一大堆人才能干的;要么就是没有新材料就无法解决的。去南京开会,黄老师介绍自己40年前写的文章,讲自己的思路和写作技巧,我叹为观止,但也同样放弃了科研的亚男说,黄老师40年前面临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境况,和我们现在能一样吗?那时候一共做研究的也没有几个人,现在想出个题目不去知网查一下都不正常,大家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添添补补,很难很难想到一个新的题目了。与此同时,硕士和博士还在扩招!人越多,材料越少,空间越小……总有一天会什么空间都没有的,这个学科是个注定走向死亡的学科。

1.2.2古代文学研究第二大的问题是,在大多数问题已经解决了的今天,剩余的问题再研究下去没有价值了。人民群众对于古代文学的需求主要在情感和审美两方面,而这两方面和我们如今的常规的学院派的古代文学研究有什么关系吗?几乎是没有的。古代文学研究逐渐并最终会变成小圈子的自娱自乐,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曲高和寡,距离越来越远。最早的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故事原型考据等等,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但如今呢?这些研究已经没有什么花样可写,故事演进提出一万种新奇的假设也没有最开始的一两种影响深刻。我在思考和分析中逐步陷入自我怀疑:如果我做的事情,只有寥寥数十人会看,而且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推测性的结论,我耗费青春还不如B站up主做个通俗的小视频、知乎答主一个回答有影响力和感染力,我的声音有什么意义呢?就是纯粹地自己骗自己罢了。《文学评论》和《文学遗产》够厉害了,但是看看论文的题目,我就感觉人民群众其实对很多复杂的问题是没有兴趣的……这些复杂的问题本身也特别不面对大众,完全是圈地自萌。

考虑到上述两点,我觉得人有必要放弃夕阳产业,在更多无知的石子入水之前,我要离开这个小水瓶。

1.3国内外科研氛围

做学术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问十年前的我,肯定第一想法是天分,随后是运气和努力。但是现在的我,觉得答案是人脉关系和天分。天分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我基本上是0,人脉关系则无论中西都非常重要。国内国外都是山头林立,巨佬争鸣。开会时候十张桌子,4张A老师门下桃李,4张A老师师门精英,我们学校的凑了好几级包括我这个编外的,才勉强坐了半张桌子。此情此景,不得不令人心惊胆寒——没有圈子就没有话语权。巨佬们总是善良的、提携后辈的,但资源是永远有限的。对于我这样并非根正苗红巨佬弟子出身,也没有什么可以抱得上大腿的后辈而言,这是无法扭转的劣势。一步错,步步错,从读博选导师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已经为我敲响了警钟,而我浑然不觉直到今时今日。没有巨佬大腿,就只能自己单打独斗,在他人硕士时候就能抱团编书发辑刊的情况下,我这样的风中飘萍就是没有任何出路,何况我还不那么喜欢做科研。假设我和很多厉害的人一样,非常会搞关系抱大腿,成功进入圈子,但紧接着的问题是:我会进入一个非常混沌的话语体系,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需要搞懂一切咒语和暗号,并随时随地找到圈子的边缘——这太可怕了,我做不到。

相对于国内,国外学术界尽管在科研考核要求上稍微宽松一些,巨佬的问题稍微轻微一些,但却有一系列别的问题:首先是纯文学研究空间越来越少,大家越来越喜欢从更加广泛的文化文明角度去做一个区域研究,而不是单纯的文学研究,当然这样的趋势和东亚系设置是有关系的,本身文史哲也不分家,跨领域研究应该被鼓励。但对于我这种文献出身的人而言,还是会觉得略不适应。如果这一点尚可以克服(毕竟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历史-文学-文献结合),那么从始至终无法摆脱的西方中心主义,就是过去一百年未来最少三五十年无法解决的问题。99%的汉学作品,始终是在用中国材料证明/演绎西方理论。一百年过去了,Said的幽灵还在盘旋。梓说自己老公(2023年9月复键更新:前夫)做发展经济学研究,辛苦调查出来的中国的数据投到美国期刊,对方不相信数据是真实的,所以只能想办法修改。对于文学/文化研究而言,Said的幽灵尽管没有如此明显,但依然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从材料的选择到论述的角度。另外,尽管部分学校保留了对于前现代时期的研究,但毫无疑问,现当代才是研究核心。当一个圈子里80%的人都是做现当代,而这些人里90%都明确反华,我这种做古代的人混在里面,感受到的就是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氛围。

整体而言,无论是国内外,在没有新材料的情况下,就像没有新类型文出现的起点晋江,大家都是拼贴材料、扒材料。用不同细枝末节的角度去切入,很久很久没有什么让我眼前一亮的研究和发现。其实我知道换角度是必须的,但是就忍不住质疑价值是什么?你研究某十八线作品某不知名人物的原型,我研究颜色、气味、情色和插图(2023年9月复键更新:黄雪蕾老师的民国气味已经在今年出书了!)……到头来,反倒是学物理出身的师兄想办法把易经和商周故事对应起来比较有意思了。

(2023年9月复键更新:)我2021年描述的学术科研环境之恶劣,在2023年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在最注重政治正确的学术界愈演愈烈。23年9月份学术圈比较大的八卦就是Amherst的乔志健(年轻的华人男AP,之前没有出过书,刚入职没有多久,第一篇重要的发表就是这篇Book Review)发文批评戴史翠(Caltech AP)行政革命那本书。显然,戴史翠连基本的文言文都读不懂,靠想象力写了书还能让哈佛出版。这种非常简单的引用史料对错(当然也有过度解读,但我觉得错太多了过度解读都没啥事了)问题,结果放学术界,竟然变成了大论战。西方汉学家们开始上窜下跳,说乔志健没出过书就写书评,他根本不懂写书的辛苦没有资格评判啦,说这是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啊如果是男的写的书就不会被年轻AP攻击啦,说就算戴史翠有错也不能写这么言辞激烈的review去抨击她啦……巴拉巴拉……戴史翠啥背景?17岁出来打工,社区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转学UCLA(说真的这个背景确实是很令人感动,我能立刻写出一篇Statement of Purpose保证admission committee老泪纵横立刻录取……关键这感动还能延续到申教职),毕业了顺利入职Top大学,考虑她清代的文言都看不懂,可以说是把privilege用到了极致。如果这个圈里都是这样的人(当然工作几年后我觉得每个地方都有许许多多的垃圾,但学术圈掌握话语权的人垃圾比例可能更高点),没有17岁出来打工又是中国人的我哪里有出头之日,说不定被判定为女性内部的叛徒带头压迫文言文都不会读的女性。

Avatar

悠长假期

人生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事与愿违,有意外带来难过,有的却很快乐。恋爱前我脑补的自己的真命天子,是一个沉默寡言专心干活的逗哏,但事实上ss是个话超多和我互为捧逗的佛系男孩;恋爱时我想异地恋狗都不谈,但我俩实际上异地了一年多;结婚时我想就再也不分开了,但因为要换工作,从今年5月开始到9月,我回国上班,ss留美国工作。

分开的最初总是伤感的,两个人掉了许许多多的眼泪,诉了许许多多的衷肠。但随后,紧锣密鼓的安排一个接着一个,离愁别虚被旧友重逢的喜悦冲淡,想ss的伤感被美食美景填平。在回美国的飞机上回望过去的4个半月,像要开学的学生回顾蝉鸣中的暑假,想要好好伸个懒腰说:好一个悠长假期!

五月,先是和ss爸爸妈妈见面,每天两万步逛陕西经典景点学知识。然后第一次感染新冠躺倒。参加了qq糖和莎莎的两场婚礼,抽奖收礼忙不迭。接着飞到上海开始我的新工作。新的知识一波又一波,很多挑战很多变化。

六月,认识了新同事,和办公室的年轻人组成了90后群一起聚餐,比赛6点下班谁回家最快。回杭州看牙,花了1200补了一颗,然后中文系姐妹重聚。和小翔子再见面,抱了tq的猫拍照,还被滴滴坑了30块钱。与在暑假非常难约的🦋师姐快乐寿喜烧,聊天聊到嗓子哑。而后华晨宇办演唱会,掐指一算只赶得上长沙,蹦迪三天腰酸腿痛。

七月,参加好老师婚礼,和春晓、小仪、贺大叔、阿衡、怡君重聚。看了陈粒和刘若英两场演唱会,陪当时还不知道自己怀孕的小宝儿去苏州买婚纱,第一次漂了头发搞了个fashion的粉红色,第一次打了肉毒来控制眉心纹,然后遇到证监局检查,全员加班5天搞材料欲仙欲死。

八月,有且仅有第一周休息了一天半,随后开始秉烛夜游。吃了两顿新荣记,和佩佩逛扬州泡澡堂子,去香港办身份证见了阿园、昊哥和电叔。然后飞海南参加小宝儿婚礼。中间穿插做大保健、去大澡堂、又补了一次牙、潜心做日本攻略等等不提。

九月,带着妈妈去日本玩了9天,从热门的奈良京都到小众的上高地近江八幡和平汤。然后收拾东西,去北京和美哥、诗雨聚会,骑车逛学校,拍了许许多多照片,聊到晚上9点半。然后日本转机,遇到了三连休人山人海,随便买了点纪念品,出发去美国。

一开始还玩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还看了一半的山河令。后面阿旬回来了,就跟着她看长相思、好六街,眼睁睁看着魏大勋从她的心上人变米饭粒,而檀健次异军突起,地位直逼张哥。

中间跑步了两三次,跳操了十来次,但因天气太热不能坚持。兴致勃勃买了饭盒中午带饭,还开了小红书记录。但要去美国的前一周就彻底摆烂,天天和同事们胡吃海塞,美其名曰“吃点好的”。最后只有每天早晚骑车上班打卡坚持了下来,称体重不幸胖了N斤。

和SS一开始每天视频2次,然后我越来越忙,他越来越懒,最后一天一次,二三十分钟,互相汇报互相督促,维持住了我们本就脆弱(因为好吃好玩好朋友太多我太容易分心)的感情!

假期要结束了,想到啥都没有的美国,有些伤感。想到可爱的ss,又有些快乐。因为打算要小孩,可能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假期,顿时觉得如此辛劳(辛劳到我给ss说,回美国的第一个周末我什么都不要做,就躺着,太久没有休息了)也不为过!

Avatar

和妈妈的日本游DAY10番外篇-20230917:东京23小时转机~4年后别后重逢的总结&妈妈的游记

一般而言,每次游玩后的日记,最后一篇我都是写旅行总结:整体的感受啦、计划完成度啊、个人评价啊等等。但这次去完日本后不到一周,因为转机又在东京溜达了一天,所以在总结之前还需要加个番外篇。当时买机票,意外刷出了北京出发、东京转机17小时1w4的神仙公务舱,还是我喜欢的JAL。再研究了下,既然都要转机17小时了,那干脆再久一些,反正我有日本签证入境方便。于是直接选了转机23小时的,在东京住一晚上的机票。可能因为是北京飞东京,所以中转机场是距离市中心很近的羽田而不是遥远的成田,使得我的转机住一晚策略更加科学靠谱(笑)。

在北京玩了一天,和诗雨用校友卡重游P大。31楼又恢复了女生宿舍,银杏树却因为10年前的楼宇重建一蹶不振。参观了新的餐饮大楼,但希望关于康博斯(以及康河)、桂林米粉、家园的记忆永远不要淡却。骑车走过了熟悉的西北边,这次心境变了,不再是懒惰的本科生,而是想要好好锻炼身体、喜欢散步溜达的中年人。晚上和美哥一起吃饭,聊着聊着,又觉得有许多事情没有变。无论是美哥,还是一如既往的太婆天府山珍。

第二天从首都机场飞羽田,结果我不小心把耳机的一个掉进了公务舱的椅子里(感慨有钱人的烦恼……如果是经济舱就不会有这么复杂的椅子了)。可能因为我掏得太辛苦,被空姐看到了,帮我掏了会儿发现不行,告诉我等到了东京再说。没想到直接叫来了维修的人,让我在外面等(我猜是不想让我看到椅子下面海量大家掉下来的杂物),大概5分钟就挖出来了……失而复得!

乘坐东京单轨电车(上面竟然有三丽鸥人气榜,没想到我喜欢的库洛米是第三名……本来就觉得库洛米表情样子最可爱,了解到库洛米喜欢写日记、看帅哥、读言情小说后真觉得是世界上另一个我)抵达滨松町——没错,计划通的我就是这么认真地找了直达机场的超方便酒店。这次住的又是変なホテル(2019年我和可心在京都住过,门迎是两个大恐龙),但门迎是两个假机器人……我宁肯是大恐龙啊(笑),不过这家店晚上还能看到东京塔,还是不错滴。存好了包后,按硕姐的建议去了新宿的LUMINE逛。这是一连串的商场,主要针对的就是20多岁的年轻女性。但到了LUMINE我简直傻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每间店内最少10位顾客,走道也都是人……本来我对这几年日本流行的大长裙、蕾丝繁琐好嫁风就没啥兴趣,看到人这么多更没有兴趣……随大流溜达了整个楼一件没买。之后去了新宿的MUJI(意外地小,感觉是主攻家具的一家店)、高岛屋(人也超级多,顶楼有个临展的三丽鸥咖啡店,小小一份点心要3500日语是不是也太贵)、堂吉诃德(买了我非常满意但淘宝更便宜的折叠包、库洛米小沙包、没用上的肌肉贴)。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人多是因为今天是三连休……道理我都懂,但经历过没啥人的高山、平汤、近江八幡后,再看这么多人还是有些怵……

从新宿堂吉诃德出来后,走到了一片美食街,有大量的无限量啤酒、烤串选择,感觉不是很高档……我的目标则很明确,又想吃回转寿司了!于是根据大众点评+google map去吃了回转寿司みさき(三崎),这家以前叫海鮮三崎港,21年的时候才改名的。可能因为三连休,连这种比较亲民的店也在排队。好在我就一个人,大概几分钟就可以去吃了。之前回转寿司闹出很多大新闻,于是相应地也有了变化。现在是一辆新干线样子的运输车过来,嗖~直接冲到我勉强。只有盖子、宣传册什么的还是放在回转寿司传送带上转。味道就是正常寿司的味道,还是最怀念海口的新一番!

吃饱喝足后,看着还有点时间,打算去吉卜力的橡子共和国溜达下。于是选择了东京站的地下商圈——事实证明非常正确!有两条街全是动漫周边,作为老二次元还是很开心的,虽然好多店我都不认识……热血的岁月离我远去了啊!买了可爱的小本本(本来打算做怀孕日记本,谁能想到复键成功的2024.2.2都没有怀上),喜悦地离开了。

第二天从滨松町出发,又坐东京单轨电车,结结实实地在休息室吃了一大堆(都不行,感觉迄今为止最好吃的是浦东的国泰休息室),登上了去芝加哥的飞机。

上次来日本还是2019年的夏天。四年未见,日本变了许多,又有许多没变。已经不再是2014年那个让我感慨不愧是发达国家(那时候觉得新加坡和日本是唯二两个真正的发达国家)的地方,但依然让我觉得非常适合旅行。Uber、电子支付还是搞不起来,西瓜卡、jr pass、换乘案内还是那么好用。最近A股暴跌,我问小宝儿继续跌下去,中国会怎么样?小宝儿说可能就和泡沫破碎后的日本一样。看了篇BBC记者的写的报道《“失去的三十年”:日本曾代表着未来,但它却陷于过去》,虽然没有很多的升华,但确实写出了我的感受:那些日本失去的东西,却让日本变得特别(想起另一篇文章,泡沫经济让大家没有奔头,不再鸡娃后,日本的体育迎来发展)。

“在这里呆了十年之后,我已经习惯了日本的生活方式,并接受了它不会改变的事实。……日本是会逐渐变得无关紧要,还是会在有朝一日重塑自我?我的头脑告诉我,日本要想再次繁荣,就必须拥抱变革。但一想到它会失去使它如此特别的东西,我就百感交集。”

我觉得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其实没有过得特别差。但难以改变的事情是,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无力的循规蹈矩感。大量neet族、大量自杀、大量无业游民的出现,其实都是面对现实的无力——生活没有奔头。但什么样的国家、民族生活可以一直有奔头呢?我觉得很难永远有奔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就是会有停滞,无法永远向前。革命的话语破灭了,下一个新的话语还不知道在哪里。

从这些形而上学的思绪中抽出,反观我这次9+1天的日本之行,我依然感觉到非常快乐。这种快乐建立在我全心全意的前期准备上,建立在我妈高度的配合(以至于我很震惊她虽然尽可能喝热水,但如果只有凉水、冷饮也可以吃)上,建立在我痛定思痛租了GR3X回击电子尘埃的基础上。结婚之后和ss一起的旅行,我总是非常懒惰地让他去准备。但其实我清楚我自己弄得就是最好的,虽然准备很累……

用什么做总结呢?用我发在travel版又赚了1分原创分的攻略贴吧!如果一定要找缺陷,可能9天还是太紧张,拉到10-12天,增加1天东京,1天上高地露营,然后1天大阪可能更好。

去年9月初的时候带妈妈去日本玩了9天。这是我第三次去,但是是我妈第一次去。一般人来日本都是东京大阪京都奈良,但我行前问我妈比较喜欢玩什么?她说她非常不喜欢逛寺庙,偏好自然风景,希望多逛一些地方,还想体验日本美食,最好能买买买……顿时虎躯一震,行程得重新安排了!最后确定了交通略微复杂的方案,不过9天下来还是满足了我妈的一切要求……现在回看觉得路线设计地还不错(而且很少有人这样走……上高地的攻略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发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请轻拍⁄(⁄ ⁄•⁄ω⁄•⁄ ⁄)⁄求原创分~

整体的游玩分为9天,我们上海-大阪进出(主要还是春秋航空便宜啊!),全程吃得还是非常好滴,住得中等偏上,总花销2人合计2.3~2.4w左右。交通是suica卡+JR pass(赶在涨价之前下单立省几百)+零散的观光巴士/私营铁路。交通搜索,我用的换乘案内+jorudan+交通公司官网+google map。jorudan路线更丰富一些,但换乘案内免费版就有站台信息,所以结合起来看最好。酒店我是jalan(じゃらんnet)+酒店官网(从google map搜到),日本的温泉酒店从官网能订更多种类丰富的套餐,所以一般我都不会booking去订。详细的攻略,包括景点介绍、时间安排,和具体的交通车次等,可以看看最下方的附件ppt。内容仅供参考,请忽略上面我的渣渣日语写的问题……虽然它们也都很实用。当时出去玩我把ppt打印下来用小夹子夹好,去哪里就翻哪页,效果很好……

大体的行程&吃住安排如下,景点、酒店和饭我都给了评价,标准是5分强推、3分可去可不去、1分不推荐,当然这是考虑了价格后的评分。

Day1 上海to大阪 交通:JR特急はるか,大阪to京都 玩:鸭川散步、溜达(4.5分),先斗町散步(4分) 吃:豆八本店(1分,2019年去可以给4分,但4年过去毫无进步甚至退步) 住:ALA Hotel Kyoto(3.5分)

Day2 奈良 交通: 近鉄奈良線特急(有特急有普通车要提前查好否则会慢很多)+day pass坐公交车。 玩:购买Nara Park Nishinokyo Day Pass(奈良公园·西の京),唐招提寺(5分),东大寺(5分,蹭了免费中文导游),春日大社+国宝殿(4分),若草山(5分,虽然都是被小红书吸引过来的中国人去) 吃:春日大社附近白银屋(2分,但附近可选饭店不多所以只能凑合【修正:应该是三笠屋】),饺子王将(3分) 住:ALA Hotel Kyoto(3.5分),同上

Day3 京都 交通:suica卡刷公交车,晚上激活JR PASS,并预约草津·四万特急票。 玩:清水寺(5分),三年坂等小路(3.5分),伏见稻荷大社(5分) 吃:美濃吉本店 竹茂樓(4.5分,曾经我最爱的怀石料理,现和菊乃井一样没落,但鱼在江山在,还是很好) 住:上野三井花园酒店(3分,如果不是距离上野近……)

Day4 草津 交通:JR PASS草津·四万特急+JR巴士。 玩:早晨去浅草寺(3.5分),草津汤畑(5分),逛小镇(3.5分)。 吃:早饭上野的上岛咖啡(3.5分),中午温泉小镇随便一家荞麦面(3.5分),晚餐ホテル櫻井大宴会厅自助餐(4.5分) 住:ホテル櫻井(4.5分,很有90年代日本豪华饭店纸醉金迷大气感,晚上有太鼓和揉汤表演,如果热乃汤关门还是可以来住;但我会更推荐我之前住过的望云,望云是5分)

Day5 草津to轻井泽 交通:草轻巴士(巴士站买票) 玩:早晨去草津西之河源公园(5分),随后草轻巴士去看白丝瀑布(4分),下午轻井泽奥莱购物(4分) 吃:白丝瀑布旁400日元一个的大桃子(5分,是地真地很好吃),轻井泽RAMEN たけり(1分,太慢了等45分钟),Tsurutontan Udon Noodle(5分) 住:TWIN-LINE HOTEL KARUIZAWA JAPAN(3分,饭是真不错,房子小到爆炸)

Day6 轻井泽to上高地【上高地每年4-11月开放,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去,红叶季可能要提前1年订房】 交通:【高亮提醒】虽然复杂,但交通公司是有设计过的,所以不需要担心会衔接不上!而且票也很好买!按官网时刻表安排即可。【第一段】JR:轻井泽to长野to松本(不需要买票,直接JR PASS)【第二段】Alpico:松本(电铁)to新岛岛(巴士)to上高地巴士总站(在松本站的机器上面买松本电铁+Alpico巴士联票;Alpico巴士公司是长野的,整个中部山岳都靠它,公司网站有中文版) 玩:轻井泽云汤池(3分),轻井泽石の教会 内村鑑三記念堂(4分,注意早晨10点才开门),上高地河童桥(5分)、田代池(3.5分)、大正池(3分) 吃:TWIN-LINE HOTEL的早饭(5星),中午吃的车站便当(3分),晚上五千尺ホテル晚饭(10分,是认真地,法式日餐,精致用心,比绝大部分怀石好吃) 住:五千尺ホテル上高地(4.5星,开山季节需要提前半年~1年预订,如果订不到可以填表候补,我在大约出行前20天订到);上高地有露营地可以露营

Day7 上高地to平汤 交通:Alpico巴士,上高地to平汤 玩:上高地徒步(4分),德泽(3.5分),明神池(4分,要准备钱,收门票的),岳泽湿原(5分),平汤ひらゆの森温泉(当地热门大温泉,9个露天池子,还有铁锅温泉,4.5分),本有个平湯大滝瀑布可以看,但懒了没有去。 吃:五千尺ホテル早饭(4.5分),中午本来打算去德泽吃但没带钱吃了零食(吸取经验教训啊,徒步也要带钱的),平汤荣太郎怀石晚餐(4分) 住:露天付貸切風呂と岐阜料理師範の宿 お宿 栄太郎(4分;平汤的深山樱庵是《觀光經濟新聞社》评选的五星之宿/5つ星の宿但要贵好多……如果大家和我一样超级喜欢泡温泉、住温泉旅馆、享受一泊二食,新闻社评出的5つ星の宿是最好的指南,我住过4家五星之宿,都非常好!)

Day8 平汤to高山&名古屋(高山可以进行《冰菓》圣地巡礼,但这部我没看所以没巡) 交通:Alpico巴士,平汤to高山;高山室内坐Sarubobo巴士去飞弹之里(投币);JR PASS去名古屋 玩:高山阵屋(4.5分,适合文史爱好者),宫川早市(4分,桃子好吃别的一般),三町街(3分),飞弹之里(4.5分),名古屋高岛屋购物(4分) 吃:栄太郎(4分),高山まるしん食堂(4.5分,随便街上找的,一定要点咖喱炸肉饼饭),木の実(牛肉串,3分) 住:Nagoya Marriott Associa Hotel(5分)

Day9 名古屋to近江八幡to大阪to上海 交通:JR PASS,名古屋to米原to近江八幡;suica卡近江八幡市内巴士,打车从La Collina去JR车站;JR PASS,近江八幡to关西机场(攻略里面没有写这个选择,实际上是可以的) 玩:西川纪念馆(3分,就是卖床品的那个西川),日牟禮八幡宮(3分,主要是求财运),八幡山ロープウェー(4分,缆车),瑞龙寺(3分),八幡山顶眺望琵琶湖(4分),ラ コリーナ/La Collina Ōmi-Hachiman(5分,基本上全是日本人,童话世界现实版,特别漂亮) 吃:La Collina(3.5分,还是太甜了),关西机场的大阪烧(2分,很一般)

以上就是不怎么玩东京,欣赏日本自然风景,品尝日本特色美食,还能见缝插针逛两次街的非主流日本九日游攻略~~~

【9月15日,妈妈响应我的号召写好了她的游记,也贴一下作为总结】

初识日本

女儿即将赴美,临走前,特意安排了一次母女二人日本自由行。

九月初,我们从上海出发,先到大阪,经奈良、京都,再到轻井泽、高山、名古屋,最后经东京、大阪返回上海,全程九天,是女儿根据日本各地的特点和我的爱好,精心挑选和搭配,并提前做好攻略(具体到坐什么车,几站台,哪个车厢),一路走来,很是顺利,吃、住、行、玩,满意又开心。

第一次亲临日本,充满了好奇,对什么都新鲜,而中年的我,更多的是对比,特别是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小而精致的日本人

日本人个子矮小,早有耳闻,在人多的地方,一米六身高的我,放眼望去,比我高者寥寥无几,然而,虽然个子小,但每个人的穿着却是那么的干净整洁,服装搭配是那么地舒服和得体,坦率地说,从他们的衣着,根本区分不出谁有钱谁没钱。

很少能看到穿着另类的年青人,倒是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下,仍有很多人穿着西装,白衬衫,西裤,黑皮鞋,还有戴着白手套的饭店服务员,穿着制服的铁路工人……

女儿告诉我,日本的贫富差别很小,中产阶级占的比重较大政府机关、公司里,等级森严,上班必须穿工装以示职位,女同志上班必须化妆(让我理解了日本的药妆店为什么多)。依我之见,钱的多少是次要因素,个人的生活习惯才是主因。

二、大开眼界的吃

吃是我们两人的爱好。细心的女儿为我们安排了奈良古城的豆腐宴,草津的荞麦面,竹茂楼的怀石料理,还有三个酒店的一泊二食(住一晚上,含当天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充分享受了高档酒店的贵客待遇:相较于国内用大盘大碗表现真诚,日本的餐具是小而精致的瓷器,菜品少量(两三口就是一道菜),精心摆放,可称之为袖珍;每一道菜上来,店主或服务员都会不厌其烦、声情并茂地介绍菜的原料、做法和吃法,女儿略懂日语,她听完听懂,再用汉语给我介绍,本就以温凉饭菜为主的饭菜,早已凉透,而我饥肠辘辘……每餐六七个菜,吃近一个小时,当时感觉饱了,回国一称,减重一斤。日本人中,很少看到胖子,难道是因为用的小碟小碗和长时间慢慢吃的原因?

有次吃早餐,我数了下,一个人用了十五个餐具,不禁想问:普通日本人也是这么复杂吗?

日本人喜食甜品(特甜),油炸食品,腌菜,新鲜蔬菜和水很少,这些恰恰是国人不提倡的,我也不喜欢。但他们的烩菜汤做的很好,每次都会喝上两碗,温暖一下习惯热辣的胃。

有时赶时间,在车站、超市买些便当、面包和冰水,算是品尝了普通人的饮食。

三、干净的环境

在日本所到之处,山峦碧绿,河流清澈见底,街道干净整洁,在国内常见的纸屑、树叶、塑料带等杂物统统没有,更让我震憾的是,所有街道上都没有垃圾桶,九天时间,没有看到一个环卫工人,只在京都浅草寺前,看到一个收垃圾的车辆和两个环卫工人!真想看看,到底是哪些人,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工具,把街道打扫的如同扫地机扫过一样,一尘不染!

那么,日本人怎么解决在户外产生的垃圾呢?垃圾袋是日本人外出必备的物品。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带回家,经过严格的分类后,在规定的时间,放在家门口,会有环卫工人上门收取。这样做,即解决了外在的环境卫生,还解决了垃圾分类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发达的交通

在日本,我坐过JR,相当于国内的高铁,近铁,相当于慢火车,坐过中巴和出租,还骑过从酒店租来的自行车。

刚到日本时,发现日本的汽车比国内的MINI还窄,造型奇异,颜色鲜艳,如同玩具,新奇又好玩,忍不住拍照留念,以示它的窄和短。甚至想,这么小的车,日本人坐着不挤吗?后来搭出租车,和日本的私家车差不多大,我和女儿同时坐在后排,却并没有拥挤的感觉,现在想来,人家是四座车,国内多是五座车。日本人实用在先,国人好面子,不论什么档次的车,体积越大越畅销。

远距离旅行,坐火车最方便,四通八达,绝对准时。有次联乘,两列车相差五分钟,还不在一个站台上,日本的火车站台很小,我们光速跑过去,也赶上了,还有一次,竟是在同一站台上换乘,中间相差八分钟。这在国内,真是不敢想像!更有趣的是,我们买了张9月4号到9月10号的JR火车票,也就是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乘坐任意一趟JR火车,不用再买票,每列车上的自由车厢可自由坐,甚是方便。

日本的自行车很少,有些是个人拥有,有些是酒店用来出租,而国内共享单车和电动车是街头一大乱像。不知日本是怎么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

五、电动马桶的普及程度

常听新闻报导,国人在日本抢购电动马桶盖,市场上近几年也有在售,家庭新装修时,很多人都选择用电动马桶。然而在日本,住过的所有酒店全都使用电动马桶,引起我的注意后,每到一个地方,都特别留意,结果,在公共厕所,在火车站、公交站、商场、饭店、景点,甚至火车上的卫生间都是电动马桶。我的天呐,电动马桶这么普及,是因为便宜,还是国家规定的标配?与国内的公用卫生间相比,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吸管大王楼仲平曾讲过,日本人来谈合作,先到卫生间看一遍,卫生间不合格,连面都不见。看来的确如此:一个能认真对待卫生间的公司和人,工作不会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人生之幸事。日本之行,令我大开眼界!既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不断思考与探索!

再次感谢女儿赠我豪华自由行!

2023.9.15于西安

以上😁

Avatar

和妈妈的日本游DAY9-20230910-名古屋to近江八幡to大阪to上海:最后一日!在日本的水乡运气大爆发!

早晨9点19,准时乘坐JR新干线ひかり633号·新大阪行前往旅程的最后一站:近江八幡。原本今天是有2个选择,要么去大阪买买买,要么看看名古屋-大阪沿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当时定计划,觉得直接一口气从高山回大阪路程太长,最好还是错开一些,所以选择先去名古屋。同样的思路看了一圈,本来是想着环琵琶湖转一圈,重点去一下滋贺的大津市,瞻仰著名的白鬚神社(就是有个湖中的鸟居——然后发现水中鸟居日本有好几个)、 比叡山延暦寺(世界文化遗产,就是被织田信长烧掉的那个)、旧竹林院(和京都的瑠璃光院一样,漂亮的庭院,拍ins风桌面倒影的那个)等等。但路程实在是比较远。最后看了一圈地图,决定去近江八幡。

近江八幡也属于滋贺,最近几年在小红书、ins上面很火,号称日本的水乡。原本整个琵琶湖这一圈都叫做近江(古代的近江国),这片儿因为有著名的日牟礼八幡宫(日牟礼这个名字的来源,八幡宫自己给了2个解释,感觉都比较牵强)所以叫八幡,但建市的时候曾经福冈也有个八幡市(现在的北九州市),为了做区别就改名叫近江八幡了。但我知道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曾经超级火的近江兄弟小熊防晒——还记得遥远的2011或者2012,从bbs上50块收了瓶还剩90%的二手。去之前做研究才发现,近江八幡是著名的近江商人(或者说滋贺出身的商人)的故乡(当然,如前文所讲,近江地方比近江八幡大多了)。近江商人的代表有西川(卖被子枕头羽绒服,真正的近江八幡出身)、伊藤忠(大型连锁企业,啥都干,代表企业包括:lesportsac(收购的)、全家(收购的))、丸红(和伊藤忠类似的大型企业,其实三菱商事、三井物産、伊藤忠商事、住友商事、丸红并称日本五大商社,丸红是从伊藤忠分裂出来的)。他们的理念叫做:“三方よし”,就是三方都好的意思:买方好、卖方好、社会好。还有人专门拿这个写了管理学的书…

在近江八幡,最主要是想去看看La Collina,一个像童话世界一样的甜品农场。但是因为留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也安排去八幡宫拜一拜,毕竟能发财(误),还要坐坐缆车。我们10点26到了近江八幡后,先存了包,然后坐公交车去了八幡宫附近。一下车没走几步,就看到了——西川甚五郎本店史料馆!根本没有安排去这里,但来都来了,还是看看土豪的院子顺便去店里溜达下。院子不大,估计两百平?有个大概二三十平的房间放着西川家的历史,还有一些古物。了解到原来他们家是从做蚊帐开始发家的。在这个本店的小商店里,我妈还看上了西川家的一套坐垫,屁垫+腰靠,算下来八九百,我个人觉得溢价有点高,但确实舒服。不过考虑到我们的行李,决定先不买。

离开西川家,再走一段就到了日牟礼八幡宫的鸟居,鸟居后则是横跨八幡堀的白云桥。八幡堀或者八幡水道,是穿过近江八幡的一条河,据说以前近江商人就是乘坐船从八幡堀进入琵琶湖,然后去贩卖商品的。现在,八幡堀已经变成了旅游景点,可以坐船欣赏樱花和红叶。不过我和妈妈是夏天来的,所以没有很多花,但我们经过时恰好有一艘游船行过,有着静谧祥和的风情。

走过白云桥,就是日牟礼八幡宫了。它的正门原本是14世纪修建的,据说是左甚五郎雕刻(这个人有点儿像鲁班,利害雕刻工匠的代称,但也有可能是真人),可惜后面烧了2次,现在是是重建的,但也能看出来设计地复杂而特别。内里的建筑比较简单,一个本殿,一个拜拜殿,还有个能剧舞台。我在这里给姐妹们买了发财御守,就和妈妈去八幡山索道(八幡山ロープウェー,ropeway,没想到日语索道用的是这个而不是cable car)了。

索道下方是一间小屋子,写着“公园前站”,没错!虽然是只有一站的索道,也要倔强分出站来,可以说确实是充满了交通文化的国度——后面发现原来运营公司就是近江铁道。用自动贩售机买了往返的索道票,并尽可能多地在公园前站享受了给力的空调(实在是很热),我和我妈就上缆车了。

缆车不大,大约一车能坐、站七八个人。单程只有4分钟。八幡山271.9米的海拔,虽然不高,但因为周围几乎都是平原,所以反而非常能登高望远。我们在缆车上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田野,其间点缀着城镇(包括近江八幡)。周围的小山包都只有一点点,很是可爱。再往上走,就可以隐约看到琵琶湖了。下了缆车后,有两条路。左手边看琵琶湖,右手边是瑞龙寺。琵琶湖作为日本第一大湖,历史悠久,但我对它最深刻的印象是之前在P社时,有个想润的学生是京都大学环境经济学的硕士,毕业论文是做琵琶湖和巢湖水污染治理的对比。远眺完琵琶湖后,我和妈妈就去瑞龙寺转了一圈,这个寺非常地小,而且很新的样子,别名“村云御所”。等写日记时候才发现,它是1961从京都嵯峨野搬迁过来的。御所或者门迹,是皇族、贵族担任住持的特定寺院。这个村云御所是日莲宗唯一的门迹。那么“村云”是谁呢?其实是村云尼,也就是丰臣秀吉的姐姐智子。她出家后有好几个名字,日秀、村云,所以叫做村云尼。她的号瑞龙院,也是从瑞龙寺来的。丰臣秀吉因为一直没有儿子,后来就过继了姐姐的儿子丰臣秀次,结果秀次本来都做了关白(类似于当太子了),丰臣秀赖出生了……有了亲儿子,自然是不要继子了。于是丰臣秀吉让秀次自杀,并把他几十个家眷、家将全部杀光光(这样残忍的行为当然也有非常不好的影响)。这样巨大的打击之下,智子在京都嵯峨野建了瑞龙寺为自己的儿子、老公祈福,结果还活到了92岁高龄!为什么要从嵯峨野迁到近江八幡,是因为丰臣秀次最早的封地就是这里,而且还留下了鼓励商业的传说。

瑞龙寺风景正常,倒是门口的灯非常漂亮。和妈妈拍了照后,我们就下山,按导航步行前往此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La Collina(意大利语的“小山丘”)。路上的人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还散步到了八幡堀观光船的起点。快到La Collina就看到了好大一个年轮蛋糕的图标——没错,La Collina是近江八幡本地的蛋糕店(和菓子屋)たねや开的甜品工厂,而taneya最有名的产品就是年轮蛋糕。

La Collina的大门人车分流,特别有宫崎骏动画的感觉:矮矮的梯形白墙上一根黑色的横梁,人需要低头才能走进去。我发现,居住体验追求的是无痕和规则,例如屋内不要留台阶、全屋地板通铺、房间和家具都避免异形。但是艺术建筑体验追求的是特殊和不规则,例如La Collina处处都有惊喜的设计——从梯形的墙开始。大门进去后曲径通幽,而后豁然开朗,并看到了连绵不绝的人——感觉全近江八幡的人都来到这里,不愧是滋贺观光第一名。看到了蘑菇式的小亭子(想起了小时后和妈妈去象山,总想爬到象山顶上去;以及走野路上山会经过的2个拳头大的小洞穴,还有赖猫哥哥给我讲过“十八罗汉”恐怖故事的山顶土洞),以及一大片——水稻田(2023年11月,水稻丰收,组织了三次收割活动,各种各样的人都来:学生、研究者、企业主、当地居民;他们的水稻甚至还在做农学实验)。水稻田后就是La Collina最有名的主体建筑“草屋根”,倾斜的巨大的屋檐灵感来源于梯田,上面种满了草(用高科技的材料作为土壤,避免了打理的麻烦,并能随着草色感受春夏秋冬),每个尖尖的顶部还有一株松树。屋檐大约距离地面只有2米,强调建筑从大地上生长而出,不“规矩”的感觉强调了童话世界的趣味。我们来的正是时候,草屋根屋顶的草色青翠,只此时突然开始下起蒙蒙的雨,好在我和我妈都带了遮阳伞,雨中赏景也很有意思。 进入草屋根,怎一个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年轮蛋糕和包装盒摆放整齐。本来想买个尝尝,一看队伍——我的天,最少30个人排了长队,还是算了。我和妈妈溜达了一会儿,去别的几个建筑逛。

La Collina整体是围绕着圆形的麦田有一圈儿。大的建筑除了草屋根,还有铜根屋。铜根屋是La Collina员工的办公楼,巨大的突出的抛物线/椭圆一样的顶据说是建筑师和企业员工一起搭建的。这个长长的建筑的另一端则是一棵未砍伐的大树,整体呈现出一种哈尔的移动城堡般的拼合感,但又稚拙圆润,非常可爱。而在铜根屋旁边则是“栗百本カステラショップ”,一个小些的草根屋,特色是栗木支撑的主体和各式各样的手工家具。La Collina官网的博客里面记录了La Collina的员工跟随建筑师一起去山上寻访栗木的过程(这篇写得真好),建筑师说自己想要把大家觉得是废物的不规则木头利用起来,这些歪歪扭扭各有千秋的木头支撑起了快要碰到地面的屋檐。我和妈妈在草屋根的二楼休息了一会儿。这里有观景台能看到整个La Collina。我们品尝了季节限定的“生どら 栗”,其实就是铜锣烧里面加红豆、冰淇淋和栗子泥。虽然搭配简单,但像饸络床子一样的机器压出来的栗子泥确实是非常美味,就是其他的部分都超级无敌甜……这个小咖啡厅的家具据说也都是员工手制,每个都不太一样,很有趣味。

离开草屋根,我们去了food garage,也可以叫做club harie吧(我确实是不太喜欢当代日本人的起名方式,全是不知道是啥的片假名)。是一个铁皮工厂一样的food court,卖一些点心、糖果,有一辆英国式的双层大巴和一个迷你的小车车,都改装成了货架。这里我没有觉得特别有意思啦!主要是雨下得太大……围绕着稻田有半圈草屋顶长廊,好像也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名字我查到了却再找不到了……在长廊附近还有几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的小假山屋,小小的门和窗户,模拟童话世界的小矮人的家。

总之,充满童趣的La Collina是逛完了。写日记的时候查了许多资料,了解到建筑师是藤森照信。他本来是搞建筑史的,结果45岁的时候,邻居家的神社想要搞个史料馆,他想可能只有自己又了解老家又了解建筑又了解历史,于是开始做起了建筑师。他的建筑虽然天马行空,但使用的材料从外观上看都是在地的,所以非常有童话感而不是科幻感。我看了他的建筑们,不得不说La Collina是最好的,也难怪2019年的时候靠“ラ コリーナ近江八幡 草屋根”获得了“日本芸術院賞”,是日本天皇颁奖的非常厉害的奖品。欣赏La Collina的建筑、阅读La Collina(已经大几百篇)的博客,了解人们种植水稻、寻访栗树、观察蚂蚁,让我感到放松而幸福。据说藤森照信和La Collina还要继续合作搞二期工程,期待完工后再次回访!

离开La Collina后,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按我原本的计划,是坐2点09的车从近江八幡去大阪,然后转南海电车去关西空港。但2点09的车是肯定赶不到了——从La Collina回JR站,要么等50分钟后的公交车,要么走路大约47分钟,但久不说还可能误掉JR。于是我和我妈决定打车。但日本的uber,尤其是近江八幡这样的小地方,竟然完全没有提供服务……只能按照指引去La Collina的出租车停车点看看,结果那里一辆车都没有……到大门口看到指挥交通的保安,他们说只能打电话去叫出租。我问可不可以帮忙打,两个人都表示爱莫能助。好在这时候发现其实有从近江八幡直接去关西空港的JR(实在是想不起来,好像是在新今宫或者泉佐野下车,原地换乘),时间肯定是非常充裕的。于是决定一起往JR车站走。结果走了没有五分钟,到了八幡堀观光船的起点那儿,就看到一辆黑色的出租车朝着La Collina开去。我给我妈说,这片儿就La Collina一个景点,大概率就是去那里的。那我们等等是不是车就来了?怀着激动的心情两个人过了马路,果然不一会儿,车来了。我们招手,车停了!哈哈!没想到运气这么好,竟然在下雨天打到了车!最后花了2200日元到了JR车站。妈妈还感慨说,日本的出租车看着小小的,里面的空间还很大,而且非常整洁干净。

按计划上了JR,在换乘站还看到了对面两辆火车拼接在一起,想起了去名古屋的时候差点儿坐错车厢。到了关西机场后,发现我们来得实在是太太太太太早了!起飞前不到2小时,根本不开柜台……好不容易等到办好手续,在2号航站楼吃了大阪烧和章鱼小丸子——都不咋地,但没得选,买了东京牛奶芝士工厂著名的饼干给姐妹们当伴手礼后,实在是没啥好逛了,就老老实实和妈妈聊天。

7点飞机,9点抵达,此时中国才8点。考虑了下,决定回隽仪家睡觉,留妈妈在空港酒店了。第二天早晨,我去上班,妈妈坐了早班机回西安。我们的母女日本游就彻底结束了。

Avatar

和妈妈的日本游DAY8-20230909-平汤温泉to高山to名古屋:从高山古城坠入凡尘的第一感受——好多人哇!

早晨8点准时在荣太郎吃早饭——不得不说,一泊二食的温泉酒店真地很健康(虽然可能主要因为想让顾客10点check out),早餐都很早!荣太郎作为料理主打的酒店,早餐也是一点不马虎搞了十几个盘子,还有烤香鱼~不过它的烤香鱼没有本家伴久的好吃。

吃完饭收拾好行李,就去了平汤温泉巴士站——再次感慨,住荣太郎只要走100米实在是太方便,如果住了深山樱庵,得走快10分钟呢。平汤温泉巴士站这里有个纪念品店,卖800日元的福袋,里面有一大堆东西,袜子啊、摆件啊什么的,感觉又实惠又可爱。于是买了包,自我感觉捡了大便宜美滋滋,结果我妈说如果送同事的话这个有点太便宜😂我说没事我还有别的东西送(零食)。

从平汤出发,坐Alpico巴士大约1小时就到了高山。巴士站旁边就是JR站,我们存好了行李箱后轻装上阵,直奔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宫川朝市。路上经过了一家叫銀コップ的水果店,立刻进去又买了个大桃子吃。上回来日本觉得葡萄好吃,这次觉得桃子最好吃!而且像这样的又卖水果,又卖鲜榨果汁、smoothie的店我感觉在日本并不多见。一路上人都非常少,直到到了宫川朝市才有多一些的游客。

朝市就是早市,从早晨摆摊到中午。在流过高山市中心的河流——宫川的右岸,从锻冶桥到行神桥之间就是朝市。据说是1960年代开始固定在这个地方。这条临河的小街左手边是一排白色的帐篷——篷子很低,要猫腰低头进去才能看到在卖什么(想起小时后老城卖柿子豌豆糕的老太太,他们用木头支起一个正方形的白色篷子),右手边则是固定的店铺,但是基本上都会在门口也摆摊。左边篷子卖蔬菜水果土特产(渍物)为主,右边是卖纪念品还有一些鱼形烧一样的小食品。我和妈妈随便溜达了下,又买了个桃子还有个梨(对不起就是这么爱吃日本桃子!),然后就觉得没啥意思了。不过倒是看到了很有特色的飞驒sarubobo(猴宝宝),就是像个弹珠小人一样,没有五官四肢尖尖的红色猿猴玩偶,寓意美好的婚姻、好孩子。我还在一个纪念品店拍了照。

早市没有太大意思,但旁边的宫川倒是非常漂亮。来高山的这天没什么云,天蓝地肆无忌惮,桥下的河道两边可以散步,我和妈妈就溜达过去,还看到了鸭子和许许多多的鱼,以及几条非常大的锦鲤(想起了k哥之前住在高井户的时候,旁边河道的大锦鲤)。

逛完了早市,我们就按攻略去探访三町筋,一条古老的街道。怎么说呢,可能因为老家的街道更加古老,所以我和我妈虽然觉得很静谧、很干净,也没有什么别的感受。倒是经过了之前查到的台湾攻略里写的“木の実”牛肉串店。味道是不错的,但比不上俺们陕西烧烤(可能因为和牛比较肥)。吃完了牛肉串就溜达到了高山阵屋。

高山阵屋其实就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县衙。江户时期,1692年,日本幕府把飞驒地区设置为直辖地区(我猜测是因为生产木材——另外,现在写日记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飞弹,是飞驒!tuo2是毛色呈鳞状斑纹的青马,但日语里面飞驒是念hida,导致我觉得da=弹很正常……),随后在高山建设了阵屋作为官府。其实阵屋/县衙这种建筑在日本保留地还有很多,但高山阵屋属于代官、郡代官府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个(可以理解为是直辖市的县衙),相对而言算级别比较高的。1692年开始到1969年的漫长时间,虽然从江户幕府政权更迭到了明治、大正、昭和等天皇时代,但高山阵屋始终是飞驒高山地区的“县衙”,于是得以保留大量的文献文物。我选我印象深刻的列一列:

1.关帝诗竹拓片。因为5月和公公婆婆一起逛碑林的时候听得很认真,所以一看到这个关帝诗竹就震惊了……不知道是很早时候拓的,还是现在找的替代品挂出来?碑林的关帝诗竹碑曾经断裂,高山阵屋的拓片缺没有裂痕。实在是非常好奇!写了邮件发给高山阵屋,不知道会不会回复我。2024年1月31日更新:1月28日写了邮件,1月31日收到回复,是1996年高山阵屋整修完毕后购入的工艺品。

2.《哭晁卿衡》拓片。这个就更有意思了……我怀疑是不是高山阵屋来西安进货过。兴庆宫公园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1979年立),刻着两首诗,一首是阿倍仲麻吕的《望乡》,一首是李白的《哭晁卿衡》。《哭晁卿衡》是书法家舒同写的,而高山阵屋的拓片就是拓的舒同的。(应该都是工艺品)

3.《来寻上方寺》拓片。这个更神奇…… 完全搜不到来源,我篆体学得太差,也看不出来印是什么。作者馆机也不知道是谁。(应该都是工艺品)

4.文天祥书《忠孝》,看了下原版,感觉大小啥的都有变化,怀疑是西安进货。(应该都是工艺品)

5.青海波。大名鼎鼎的青海波花纹,是日本传统纹样之一。进门就能看到很大一面屏风,意对未来永恒延绵不断的繁荣与和平的祈愿。

6.兔子钉(真向兎):高山阵屋用的钉子的尾巴都是兔子样子的。据说因为兔子是吉祥物,然后大耳朵是倾听人民的意见。真向就是正确的方向。在高山能看到很多青海波、真向兎图样的纪念品。

7.御白洲(刑房):不知道这个名字怎么起的。展示了古代的刑具和刑罚。比如说绑着让人跪在小腿上,然后大腿上面放木板,放多了小腿压麻了就啥都招了。

8.大原骚动:1809年,江户中期,当时飞驒的代官要当地百姓交太多的岁贡,引发了居民暴动,很多人丧命。基本上高山阵屋1/3的展品都在讲这个骚动。类似的暴动还有个安永骚动,也都是类似的事情。

9.榑葺(fú qì):榑是桑树的意思,葺则是用草覆盖房屋屋顶。所以榑葺加起来就是用桑木覆盖屋顶。这是一种有点儿像放瓦片的建筑方式,但又有不同。是先把木头片成差不多大小的薄长木条,然后一层层垒起来,大约到十几二十厘米厚后,上面再压上石头(确实比较原始,叫石置長榑葺)。每过几年要翻一翻、换一换这些木片。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高山地区雪特别大,而木头比较多。我猜测这样做的屋顶不太容易漏,而且没有那么重?

离开高山阵屋,原本想吃点推荐的丸明之类的飞驒牛肉店,但当时去朝市的时候就发现热门店铺人山人海。于是随便在街上找了家まるしん食堂——高山人很少,店也没有那么多,说是随便,其实也得翻地图。我妈点了牛肉可乐饼,我点了咖喱牛肉饭。可把我后悔坏了,可乐饼也太好吃了,咖喱饭全是牛筋没啥肉……

吃完饭,我们走到公交车站,乘坐sarubobo巴士去飞驒之里。这也是之前看的台湾攻略鼎力推荐的,说去了就不用坐超久的车去白川乡了。飞驒之里是个易地搬迁的民俗村,把高山飞驒地区不同的重要文化财建筑都搬过来,一口气体验一番。咋说捏,一开始还是挺开心挺好看的,毕竟白川乡合掌村现场版;看多了就分不清楚了,都很像,都很shabby(不是破旧,就是比较简陋,没有很高级很复杂的感觉)。

印象深刻的:

1.合掌屋:非常高非常大,厚厚的草屋顶,上去二楼发现屋顶的木头扎地一丝不苟,还是挺震撼的。

2.杉球:原来是用来指示酿酒程度的。杉球什么时候从青色变成茶色,就意味着酒逐渐酿好。很有趣味的一个设计。

3.囲炉裏(いろり):就是那种传统的灶,上面用个大钩子(叫自在钩)吊个大茶壶,可以做饭、煮水、熏肉。想起之前去本家伴久,其实就是改造后的囲炉裏。

从飞驒之里离开,我和妈妈又坐sarubobo巴士回到JR站——原来这个巴士就是飞驒之里到JR车站的摆渡车啊!取了行李,按计划坐JR,大约一个半小时就从丛山峻岭逐渐抵达平原——中间还差点儿坐错车!幸好我听了广播说去nagoya的车要坐1-4车厢,去大阪是5-8车厢(看地图,确实是两个不同方向)。晚上我们住在了名古屋站楼上的万豪Nagoya Marriott Associa Hotel。本来隽仪帮我订的房,不小心选了1个人,人家问我几个人住,我愣了下说2个,不得不交了8000日元还是4000日元……本来打算和我妈去吃名古屋站楼上的中餐馆,没想到太火了全订满了!事实上,下了JR我和我妈就觉得实在是人太多了!密度是高山的1000倍吧!最后决定在高岛屋逛街,一件没买,然后肚子饿的咕咕叫,去便利店买了酸辣汤,去超市买了水果(这个超市水果蔬菜鱼都有,就是没有方便面!),简单吃吃了事。

这个万豪是全程住的最好的一晚,价格也不贵,风景非常好!突然有些心酸,其实我妈就没有怎么住过正经五星级酒店……下次应该再带来体验下!

Avatar

和妈妈的日本游DAY7-20230908-上高地to平汤温泉:神山见猴子,母女大吵架

早晨,在五千尺又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我点了Omelette(发现这个蛋它就没有正经翻译,常见翻译为欧姆蛋);我妈点了粥(要配渍物的那种,配的是糖腌无花果),然后又一人一大碗长野特色的味增汤(搜了下发现叫:豚汁,とんじる;特色是要加猪肉片……不得不说,整个日本全程我觉得吃得最好的就是在五千尺了!厨师水平非常高)。吃饱喝足,整理好行李放前台后,我和妈妈就出发去德沢了。按照攻略,去德沢单程2小时,回程2小时10分钟。但我们10点不到出发,实际回来已经快3点了!

(2024年1月14日复键成功!)去德沢的路上,我们几乎一直沿着河在走。基本上过个十分钟、五分钟就会遇到其他的行人。好些人背着露营的装备从德沢方向往河通桥走,感觉前面应该有营地。行走期间,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有一种像蓬松猫尾巴的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人还是很客气的,基本上迎面走来的人都会主动说“こにちわ”,一开始还不习惯,后来发现其实回复就是“こにちわ”,我和我妈就一路“こにちわ”过来……我还发现,日本的年轻人主动说“こにちわ”的少,越是年纪大的越喜欢说,而且那个わ还会拖长调……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了最少三次——大猴子!日本本土的猴子就一个种类,日本猕猴,特色是比较矮壮。没错!一路上每只猴子一个赛一个肥美。他们对人类还是略微有芥蒂,不会靠太近(人也不会太靠近猴子)。如果突然看到路边一群人一动不动,基本上就是遇到猴子了……

大约到了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抵达了德沢。按地图说,中间会经过一个名为古池的湖泊,但实际上就是汪浅浅的小池塘(不过在对面看到了猴子),不算是正经的景点。德沢我本以为是个湖或者别的河,但发现其实是个露营基地!它是群山之中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平原(高原),在1934年之前是个放牧牛、马的牧场。后来,这里被改造为露营地。我们进入的时候能看到许多帐篷点缀在草地上,有人撅着屁股往里爬(笑)。日本的登山、露营文化很是兴盛,上高地这样的露营圣地特别吸引人,也因此有许多相应的设施。德沢这里有两间木房子(我怀疑木头都是就地取材),一间是食堂(みちくさ食堂)+纪念品商店,另一间是氷壁の宿 徳澤園,是个只有几间房子的旅馆。当然,如果要露营还是得交钱的!木房子之外,还有公共厕所和取水处,以及几张长桌子。我和妈妈啥都带了,就是只带了800日元……在德沢连一碗面都买不到(笑)。好在两个人带了些零食,都是之前住酒店送的。我们就坐在木桩子砍成的墩子上(然后屁股湿了,这里湿度很高)吃完了零食当做午饭。

离开德沢,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明神池,这是穗高神社内部的一个小湖泊。这个神社就是上高地有名的坐船祭祀的神社。经过穗高桥后,我们先看到了一个店,叫“嘉门次小屋”,店门口有两排茅草顶的篷子,坐着许多休息的老年人。嘉门次小屋的创始人,上条嘉门次,是开创日本/上高地登山事业的威士顿的向导(Walter Weston, 1861年12月25日-1940年3月27日,英国人,日本登山之父;在他之前日本人都是为了宗教祭祀登山,他之后开始娱乐性登山)的向导。Mountaineering and Exploration in the Japanese Alps就是1896年他出版的关于日本中部山岳(日本阿尔卑斯)的著作。在这个书里,上条嘉门次被誉为是优秀向导从而名噪一时。1880年的时候,已经是向导的嘉门次建设了这个小屋。现在,小屋的老板竟然是……她的曾孙女上条瑞穗(五代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还是应该生小孩,要不然谁去讲嘉门次的故事,都讲weston了!)继承了这个小屋。现在小屋是个提供餐饮的小旅馆。

因为囊中羞涩,我们没有在嘉门次小屋买吃的。这时候突然发现明神池还要500日元一人的门票……于是果断踩在个比较高的石头上拍了张了事。里面是个有个小小的鸟居一样的船码头,可以祈福(然后投币)。后面查资料,据说明神池是有地下水做补充,所以冬天不会冻住。另外,还发现天皇小熊和雅子转正之前来过穗高神社,看起来level还蛮高么!

离开明神池,我们沿着梓川右岸回河童桥。途中景色依然漂亮,但快到河童桥时,突然河流完全散开,穿插在我们行过的小道两边,安静地涌流,附近许多白桦树,河谷变得开阔起来……现在写日记时后知后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岳沢湿原。上高地官网介绍说“針葉樹林の中に続く木道をゆっくりと進んでいく/静寂の先に現れる立ち枯れの木々、透明感あふれる清らかな湧水/そこは、岳沢より流れ来る筋と善六沢が合流するあたりに広がった/六百山の眺めがひときわ見事な岳沢湿原/上高地の自然が織りなす真の魅力に気づく場所——在针叶树林中,缓慢地沿着延伸的木道前行。在宁静的深处,显现出一片立枯的树木,清澈的湧水充满透明感。这个地方位于岳沢和善六沢汇流的地方,是六百山的景色特别壮丽的岳沢湿地,是能够领悟上高地自然真正魅力的地方。”这是我觉得除了雪山、桥梁外,上高地最漂亮的地方了。也是在这地第一次遇到中国人——五六个台湾人。我和妈妈找到了个绝佳的拍照点,桥下河流中有个木桩子,踩在那里拍了照片:河水、白桦、蓝天、白云、雪山……

从岳沢湿原离开,我们去五千尺拿了行李,又拎着去巴士总站(再次感慨石子路对箱子太不好了)。原本按攻略,是每30分钟一班。结果还在溜达的时候瞄到了有去平汤的车准备发车!和我妈一个大冲刺,正着急去哪里买票,旁边冒出来个工作小哥,光速帮我在小机器上买了票。下午3点10分,我和妈妈一上车就发车了!从上高地去平汤,会经过我们昨天没有到过的大正池。我拍了几张——确实,就是个很大很长的湖泊……半小时后抵达了平汤的巴士中心,没走几步就到了定好的“露天付貸切風呂と岐阜料理師範の宿 お宿-栄太郎”(好长的名字,但实际上牌子只是“荣太郎”)。平汤这里其实有个五星之宿叫深山樱庵,但我看了下发现在jalan上面没有荣太郎评分高,但价格比荣太郎(24200日元)贵多了。荣太郎的老板坂巻光弘(和荣有什么关系哇)是个有厨师称号的厨师,而且这家还有2个免费的贷切风吕,所以最后选了荣太郎。

当时还不到4点,我和妈妈稍作休息后,爆发了大争吵(哎……)。当时是我觉得腿脚走太多很酸痛,妈妈就说她帮我按摩。结果我趴着,她用膝盖狠狠按了我的左脚心。哇塞!这也太痛了!我痛地叫出声。我说不要按这里,太痛了。我妈说好,然后紧接着……就……按了右脚心!更痛了……我又痛又委屈地朝她大吼,问为什么我都明明告诉她不要去按、太痛了,但是她还非得按?我妈说因为按这里对身体好……我说可是我没有感受到好,更多感受的是巨大的痛苦,都要站不起来了!越说越委屈,我就和她吵,说为什么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不相信家人的话?我妈就一句话不说……后面超级不开心,超级委屈……甚至翻旧账,想起刚开始旅行时候,她说她在抖音上看到了华晨宇和许晴谈恋爱,快要结婚了。我说没有哇,我是华晨宇粉丝我怎么不知道……我说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怎么到我身上,我说我痛你就不信了呢?差点要把初中低血糖的事情也翻出来……哎!后面和我爸打电话,我爸说,我妈就是这样的,给他按摩,他也痛得要死不想要按,但也要忍着……想来想去,觉得没意思,就和我妈道了歉,但是强调她这样做不对,然后还是不太开心地去泡温泉了。

哎!虽然我觉得我很委屈,但很久之后回想起来,觉得我妈一句话也不说,净我一个人瞎吵吵,可能这就是她有心理疾病的原因了……越想就会越生气,人得发泄出来才好……

总之,拉着默不作声的我妈,拿着赠送的ひらゆの森(平汤之森……这时候才发现ひら是平哦)温泉的入浴券去体验了。ひらゆの森是个超级无敌大的旅馆+温泉。它的温泉区是我在日本泡温泉这么多次最大的!有点像极乐汤了……大约有2个很大的室内温泉/浴池,室外足足有十来个池子:木头房子、亭子、大铁锅(第一次见)……我妈不理我,我也不想理她。她在室内泡,我在室外泡。有个很深的池子我很喜欢(最少1.3米深)。还遇到了一个妈妈带着大概七八岁的智力有点问题的女儿(我妈后面说:这个娃感觉是有问题的……我说是……八卦让人关系缓和一些)。

泡完了发现,ひらゆの森没有提供毛巾……好在和荣太郎离很近,我们拿我的短袖擦了身子,速度回去了。

晚上吃了期待已久的岐阜料理大师的怀石晚宴。有釜饭、马肉刺身(据说是脂肪只要接触舌头就会融化,我吃了几片感觉自己还是喜欢吃熟的)、飞弹和牛。和牛采用了朴叶味噌烧的方式,在一片很大的叶子上面烤(我个人是觉得不如炭火直接烤啦)。怎么说呢!就是很不错的怀石日料的味道,每个都到位,但没有特出彩的。没有到像五千尺那样我觉得特别用心、特别对胃口。不是荣太郎不好,只能说五千尺太强了……

晚上还去体验了一间贷切风吕,很小,一半是室内(就三个洗澡位),一半是室外(能听到虫鸣),很舒服。

Avatar

和妈妈的日本游DAY6-20230907-轻井泽to上高地:急速前行!跋山涉水终于抵达神明居住的地方

早起吃饭,终于明白了twin line吸引人的地方,这个jose louis饭店确实不错,很优秀的日式改良版西餐!吃完饭,研究了下决定租酒店的电动自行车去看看石之教堂:公交车班次太少来不及,打车didi和uber都用不了(事实上轻井泽站这边我就没有看到出租车)。刚好前台说骑车去石之教堂就20分钟,于是决定去一下,心想9点出发,40分钟往返,还是来得及坐10点11的火车的。

这个决定非常正确,沿途风光大好:山、云、天、水,以及点缀其间的日式洋房,非常漂亮。尤其是到了一座桥上,能看到高山和河流,拍了好多!不过20分钟也确实是错误估计,因为这个电动自行车其实是助力车,无法不通过蹬车直接前行,加上道路不熟悉,且经常没有自行车道,我和妈妈花了30多分钟才到石之教堂附近。因为不许骑车上山,我们走了五六分钟才到。

石之教堂10点开门,我们到的时候9点50多。有点遗憾因为从外面看不到里面。不过运气好,9点52分工作人员开了门,于是顺利走进漂亮的甬道,拍到了教堂。确实是很有设计感!考虑到时间加上我和妈妈都是无神论,所以没有进去看,直接狂奔下山去骑车了。

回程一路狂飙,这次只用了20分钟,10点13到了twin line。原以为赶10点33的火车绰绰有余,但twin line退房和还车结账比较拖沓,离开时已经是10点23了……还能咋办,狂奔吧!于是我拉着两个箱子拼命往前跑,妈妈在后面马不停蹄地追……两个人都气喘吁吁,终于10点30到了轻井泽站,然后光速下楼坐上了新干线白鷹(はくたか)号车。我感觉对于我妈来说,这是她非常罕见的心跳加速的时刻了……

11点03分白鹰号到了长野,我们又光速前进了一番,从12号站台出站,转5站台——原以为不需要检票,但似乎因为是不同等级的JR线路(新干线vs普通)所以还是得重新检票进出站。好在7分钟时间非常够,我和妈妈成功坐上了JR篠ノ井线。

篠ノ井线抵达松本后,我深刻感受到松本是去上高地的大本营,超多背着登山包、露营装备的人,还有许多外国人(我:这就是传说中的世界级徒步圣地吗)。在售票机上,我研究了一番买了到新岛岛的710日元车票。结果买完后发现——不对!这个售票机是有卖松本电铁+Alpico巴士直接去上高地的联票,但是没有单独卖从新岛岛去上高地的巴士票……心中有些慌乱,上网查买的票能否能退,很多人说JR得去柜台退……打算吃了这个亏浪费70块钱的2张票重新买联票时,发现售票机自己就有退票功能。喜悦地退掉了2张票,买了2710日元的联票,然后去坐松本电铁。

松本电铁也是类似于地铁那种车,看起来非常通勤。但实际上给了我很大惊喜!一路开过去风景都很漂亮,能看到金绿色的麦田和群山中的长野,而后慢吞吞地爬山,2位司机用标准的手指口呼(指差確認-日本/指差呼唤-中国)操作进行——倒车!没错,车爬山后,倒着走到了“姨捨(おばすて)”站。到了这个站后,车门大开,是一个观景台!松本电铁专门在这个观景台停了3分钟,让全车旅客下车拍居高临下的长野(应该是长野)风景。写日记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姨捨是少见的折返式车站!据说姨捨这个名字来自于古代的“弃老”习俗,说古代日本大名北征虾夷,觉得老人浪费粮食,过了70岁就要年轻人把老人舍弃在山上。后来50年代,作家深泽七郎(1914-1987)写了《楢山节考》震动文坛,很快被改编为电影;后来1983年被今村昌平(小津安二郎的学生,立志要“向下看”表现真实的日本)翻拍拿到了金棕榈奖。“楢山节”和“草津节”一样都是歌曲,是深泽七郎为弃老故事编写的歌曲,所以小说叫《楢山节考》。谁能想到,美丽的松本盆地、长野稻田上,还有这样的故事……农业社会的脆弱和贫乏可见一斑。

到了新岛岛后,就无痕衔接Alpico巴士去上高地(中间可以上厕所)。我觉得这种铁路+巴士特意衔接联运真地非常好!国内一般都是要自己计算、筹划的,但是日本像松本电铁-Alpico巴士去上高地、JR草津四万-JR东日本草津巴士,都是设计好的联程线路。去上高地的路上看到了许多大坝,一直都是沿着河道前进,还经过了好几个温泉迷你镇。等到了2点35,我们准时抵达了上高地巴士总站。

从巴士总站出发,拎着箱子(都是石子路。塞尔维亚的悲伤记忆提醒我要爱惜箱子的轮子,不能偷懒拉箱子)走大概5分钟,在热热闹闹的河童桥那里,我和妈妈看到了被云挡住的穗高连岳、漂亮的梓川,还有此行最贵、也最难定的酒店:五千尺上高地。

上高地因为开山时间比较有限,加上9月尚属热门期,所以虽然我8月初就去定酒店,但当时上高地所有酒店已经是全部订完,只有西糸屋一个酒店的别馆可以定,但条件不好而且距离比较远(实践证明退掉太正确了,实在是太远了,得拎箱子走到天荒地老)……好在五千尺比较友好,可以订阅邮件,有空房就提醒我。第一次看到提醒邮件,晚了2个小时没有订上。第二次是收到邮件半小时后看到,火速预定成功!

因为twin line实在是太小,进到五千尺上高地房间后,妈妈特别开心,说这才是有酒店的样子。我们放好东西,拿着相机就出发了。今天的行程计划是从河童桥走到田代桥,再去大正池走回来。按攻略讲全程需要2小时。但实际上,我们只走到了田代桥就回来了。因为一路风景实在是太美了:险峻的高山、奇异的植物、清澈的河水,以及流动的云朵……计划1小时的路我们走了2小时!特别幸运的是,一开始穗高连岳是被云遮住的,等我们回程的途中,就完全露了出来,而且还沾了一点霞光的颜色,妈妈说有日照金山的感觉!

回到五千尺上高地,在2楼的餐厅我们享受了法餐思路影响下的日料。怎么说呢,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是在回上海的飞机上,回想起一路吃过的美食,我个人感觉五千尺甚至超越了竹茂楼(竹茂楼输在没有上我19年那次吃的胡椒鱼肉米饭,有那个米饭应该不会输),是最好吃的……可能也因为不是100%日式。配面包的烟熏黄油(太好吃了,搜了下都没有找到哪里卖,等去了美国到超市找找看)、开胃的迷你汉堡、煎的和牛菲力……每一道都很符合我的口味,而且没有常规日料那种过于咸、过于生的感觉。饭后甜点还是我最喜欢的静冈蜜瓜(松松又要说“什么都是最喜欢”了!但确实日本水果我最喜欢蜜瓜)~总之,是完美的一餐!

原本打算晚上去看星星,但因为有云,外面又只有十几度很冷,所以艰难地去河童桥旁边看了两三颗星星就回房间窝着了。我还穿了五千尺的睡衣和羽绒背心(特别喜欢,montbell牌,又轻又柔软,虽然颜色不好看,但很幸运在淘宝上看到了卖的,是2021年的款,还打折)去大浴场溜达了一圈——上次去日本怎么就没有留意大多数酒店都有大浴场哇!以后我都要定有大浴场的酒店!和妈妈泡澡、放松,然后睡觉。

Avatar

和妈妈的日本游DAY5-20230906-草津to轻井泽:岩壁中流泻的白丝瀑布与暴雨后的云汤池

早晨在樱井酒店吃了自助早餐,还是挺丰盛的就是水果没有晚上好,只有菠萝西柚和香蕉……怎么能比得上蜜瓜、梨子和金猕猴桃呢!!吃完饭就出发去西之河原公园了。原本天气预报要下雨,没想到只是阴天而已,运气非常好!

如我所料,喜欢自然风光的我妈看到西之河原公园的温泉河、温泉瀑布,特别兴奋,一直啧啧感慨、一直拍照。我们来得早,几乎都没有什么人,很是拍了一番照片。原本还要去片冈鹤太郎美术馆(才发现他本来是艺人、演员,30多岁才突然想要画画……草津热乃汤开始表演区展示的画就是他的,而且还会定期换!),不过需要500日元的门票,而我恰好没有带钱……想了下感觉500看片冈有点儿亏,于是没有去

离开西之河原公园,跟随记忆我去了附近卖温泉蛋的店,拍了篮子里面温泉蛋的照片。然后退房、拉行李去巴士站。时间安排地刚刚好,到了巴士站是10点20分。要买票,发现去轻井泽的巴士是在车上买票。好在这几天攒的零钱还够,心里比较有底气。

坐了40多分钟巴士,一直是比较慢的速度沿着蜿蜒的山道缓慢前行。到了白糸(ito)の滝(taki),也就是白丝瀑布站我们下车,在商店花了400块存包(贵啊!但是人家就是这么会做生意……),然后去白丝瀑布。

去的路上,我发现可能轻井泽、白丝瀑布等景点特别宠物友好。超级多的人抱着或者牵着狗狗去看!日本的景点大多数大门距离景区超近,果然走了150米就到了白丝瀑布。一开始看还没有特别觉得啥,仔细一瞧明白了攻略的意思:白丝瀑布不是上游来水,而是从岩壁中渗透出来的水!看起来这边是一层层的沉积岩,刚好到了白丝瀑布这边,沉积了一层透水的玄武岩,恰好又平行于地面,形成了一年四季不冻结的白丝瀑布……说是宽70米,是真还不出来……高3米应该是有的。离开瀑布,我们还在车站旁边的小商店吃了个400日元的大桃子——这次来日本真是把桃子吃美了!

离开白丝瀑布,又乘坐草轻巴士到轻井泽(中间经过了一段绿荫道,还说是日本top100树路)。拉着箱子走,原本是计划吃一个中华料理,但因为在奈良吃了饺子王将,所以决定换成吃拉面。选择去Twin Line酒店斜对面的RAMEN たけり吃拉面。拉箱子的过程中,我的内心:这就是轻井泽吗?怎么都是在休息的店铺?怎么房屋密度这么小?怎么人这么少?说好的度假胜地呢?其实是有点点慌的……

RAMEN たけり咋说呢,味道还行吧,自己做的叉烧不错的,但是上菜速度太慢了……很难想就六七碗面需要30分钟上来……吃完了去Twin Line,说必须得3点入住,于是存了包,步行去附近的云汤池。

Twin Line对面就是云汤池通り,走了没有几步开始下雨,走到一半路,雨下得越来越大……我和妈妈在Roundabout Cafe附近避雨,发现里面好像是什么讲座(后面骑车路过看,似乎是啥妇女觉醒讲座?忘记了。谷歌地图看没有别的信息)。避了一小会儿,看着雨小了点又撑伞出去,结果还没有过完交叉路口,雨就像泼水一样倾泻下来……只好去了旁边一家店门口坐着。坐了大概半个小时,雨小了我们才走。

因为下雨,到了云汤池后并没有看到蓝天白云倒映在池中的美景。又因为尚属夏末,红叶也没有来。倒是我妈发现周围有红豆杉树很是兴奋。她说红豆杉还挺濒危的,没想到在轻井泽就有。我写日记的时候查了下,濒危的是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日本的大概率是东北红豆杉或者叫日本红豆杉Taxus cuspidata,Taxus cuspidata是无危的物种。红豆杉是雌雄异株的植物,从树皮中可以提取出紫杉醇,是一种很好的抗癌药物。但是红豆杉长得实在是太慢了!所以科学家还在努力合成紫杉醇中……

溜达完了云汤池,和我妈决定去轻井泽站附近的王子奥特莱斯逛逛。一则看看日本牌子都长啥样,二则给我妈买双新鞋——为了看云汤池,鞋子彻底湿透了,而明天就要去上高地爬山了!逛了又逛,连twin line预定的五点半吃饭也错过,最后快7点才走。给我妈买了双阿迪的鞋子,给我买了件鳄鱼的套头衫(发现,中国的鳄鱼几乎店都快关完了,日本的鳄鱼存活状态良好,而且款式也很多很新颖),还顺手给我带了件阿迪的短袖。本来还想给我妈买个ROPE(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的裙子,结果她对颜色不满意放弃了……其实应该买的,后面路上还在想那条裙子。

逛完街我俩都快走不动了,这时候赫然发现,竟然不是在twin line吃完饭,而是去Tsurutontanつるとんたん UDON面馆……我非常认真地回想了一番:当时定twin line就是因为人民群众说它饭好,为啥最后是去Tsurutontan吃呢?是不是因为我选的是个乌冬面套餐啊……不过Tsurutontan整体味道还可以,最后上菜吃了个巨无霸大碗乌冬面,是我第一次吃到比较细而且还不是圆形的乌冬面。

吃完饭,实在是走不动了,和我妈慢吞吞地走回了twin line,没多久两个人都困到不行,睡了。

我妈说,日本的衣服实在是太日本了,不适合她的气质和体型。我自己觉得都是一整套地搭配,但核心是要叠穿which is something我非常不喜欢因为太麻烦……唯一感兴趣的是买个黑色或者藏蓝色收腰的背心连衣裙,里面搭个打底衫,就这样比较好看又方便。

You are using an unsupported browser and things might not work as intended. Please make sure you're using the latest version of Chrome, Firefox, Safari, or Edge.